汉武帝因谗言错杀太子刘据 汉武帝为什么不立刘病已

只能说汉武帝杀子这件事情即便是错也只能错到底 , 皇帝不能有错 , 错的是江充 , 是苏文和莽通以及那些因逼死太子刘据的人 。但有一点也是真实的 , 那就是刘据真的造反了 , 出于这一点考虑 , 汉武帝就不能立刘据一脉后代为太子 。

汉武帝因谗言错杀太子刘据 汉武帝为什么不立刘病已

文章插图
这怎么说呢 , 只能说汉武帝杀子这件事情即便是错也只能错到底 , 皇帝不能有错 , 错的是江充 , 是苏文和莽通以及那些因逼死太子刘据的人 , 最后江充被夷三族 , 苏文烧死在横桥之上 。功劳最大的莽通被处死在 。
但有一点也是真实的 , 那就是刘据真的造反了 , 出于这一点考虑 , 汉武帝就不能立刘据一脉后代为太子 , 还有就是汉朝还没有直接立曾太孙的 , 出于对政权稳定的考虑 , 汉武帝也不敢立 。
再说 。二位跟随太子出逃的皇孙也一同遇害 。长子刘进、女儿(孙女)皆在长安遇害 。在汉武大帝眼里刘据已经绝后了 。
作为一代雄主 , 汉武帝最看重的就是江山传承而不是考虑立刘据的孙子为太子 。
公元前91年 , 让汉武帝痛彻心扉的人伦悲剧“巫蛊之祸”爆发 , 刘据父子三人同时自缢而亡 , 汉武帝将太子全族除了刚出生几个月的孙子刘病已外 , 全部被杀害 , 皇帝给自己夷三族 。那一年汉武帝已经65岁了 , 离去世仅剩4年时间 。
【汉武帝因谗言错杀太子刘据 汉武帝为什么不立刘病已】应该说汉武帝没想逼死太子刘据 , 就是想敲打敲打 , 结果被几方势力(与太子有矛盾的江充苏文之流 , 想拱昌邑王刘髆上位的刘屈髦和李广利李家 , 中间想趟浑水的捞好处的钩弋夫人)一掺和 , 玩儿脱了 。
对于刘据而言 , 他不懂权谋、公然和汉武帝唱反调的刘据 , 死得一点也不冤 。他不知道 , 时间是他的 。只要固守本分皇位就是他的 。
汉武帝的所作所为来看 , 应该对太子刘据的死感到后悔 , 对皇后卫子夫 , 则没有什么感情 。从公元前122年 , 汉武帝将时年7岁的长子刘据立为皇太子 。
到公元前91年刘据的太子之位一直十分稳固 , 没有人威胁到太子的地位 , 而汉武帝也精心培养这个儿子 , 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汉武帝刘彻和太子刘据的关系 , 那就是父不知子 , 子不知父 。帝王未必没有感情 。
但帝王的感情 , 从来是不可靠的 , 也是不重要的 。按理来说 , 嫡子死了 , 汉武帝完全可以将皇位传给太子唯一的孙子 , 也就是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日后的汉宣帝) , 以补偿太子的冤屈 。可汉武帝将皇位传给了年仅7岁的幼子刘弗陵 。
至于太子之位 , 肯定是不会给刘据一脉 , 因为刘据造反是事实 。此事导致双方交战五天之久 , 死亡数万人 。就是说刘据被杀并不冤枉冤 , 因此他不可能为刘据平反 , 更不可能立刘病已做继承人 。
后来汉武帝把责任推给江充等人 , 是因为汉武帝气愤他们利用了自己 。
杀他们名义上平息舆情对太子的同情 , 而实际是为了泄愤 。后来刘据的孙子汉宣帝登基 , 给自己祖父上谥号是“戾太子” 。
意思是不悔前过、不思顺受、知过不改 。这也是间接地承认了祖父造反的事实 。这个谥号恰如其分 , 刘据生前已经沦为罪犯 , 要受到批评 , 同时鉴于实情 , 又得到后人同情 。
对汉宣帝来说 , 他无法推翻曾祖汉武帝的结论 , 追封为皇帝 。能让祖父并获得一份祭祀 , 已经是在法理范围内 , 他能做到的上限了 。
我是清水空流 , 历史的守望者 。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