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宋江为什么要选择招安 宋江招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水浒传宋江为什么要选择招安 宋江招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宋江对待“革命”不彻底,在梁山泊的事业发展到巅峰的时候,他竟然选择了投降,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用兄弟们的鲜血,染红了自己头上的顶子 。

水浒传宋江为什么要选择招安 宋江招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今朝都没事了,哥哥便做皇帝,教卢员外做丞相,我们都做大官,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子,却不强似在这里鸟乱!”
这是耿直的李逵在忠义堂上的发言,李逵的意见的确有诱惑性,做皇帝,成为天下之主这无疑很具有诱惑力 。
但是,此时的梁山泊之主宋江却不为所动,听了李逵的发言,宋江变得大怒,他开始训斥李逵 。
一时间,忠义堂上冷了场,气氛显得有些尴尬 。
我们现代人在讨厌宋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宋江对待“革命”不彻底 。
在梁山泊的事业发展到巅峰的时候,他竟然选择了投降,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用兄弟们的鲜血,染红了自己头上的顶子 。
那么,宋江为什么没有魄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而是选择招安呢?
首先,梁山泊的实力并非想象中那么强大 。梁山泊前期的发展很是顺利,给人一种攻必克,战必胜的感觉 。这让我们很多人认为梁山泊若是揭竿而起,那么一定会大有作为 。
其实不然,梁山泊在攻城战上并不怎么吃香,攻打高唐州被高廉拒之城外;攻打东昌府,被张清一人抵挡住十多天;至于北京大名府,梁山泊攻打了三次才算是攻克 。
毕竟是农民武装没有什么攻城略地的经验,攻克城池所以靠的只是计谋而已,不是里应外合,就是在收服敌方将领后诈开城门 。
若是硬碰硬地打,恐怕梁山泊是耗不起的 。
梁山泊的强项在于防御战,凭借着水泊梁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巧妙设伏,然后利用水军歼灭对方 。梁山泊深得运动战的精髓,打得过就外出迎敌,打不过就收缩防御 。
而朝廷派方面,往往低估梁山泊的实力,或者朝廷将领有傲娇情绪不能在战略上重视梁山泊,而是以“葫芦娃救爷爷”的方式,一个一个前来送人头 。导致梁山泊逐步壮大 。
但是,尽管梁山泊在不断地发展,梁山泊的面积是有限的,他所能承载的兵力也是有限的 。
这就要触及到梁山泊的短板 。
其次,梁山泊的短板在于不可持续发展 。梁山泊的发展理念基本上就是以战养战 。眼看要过冬了,或者山寨缺少粮草了,那么就下山抢几个大户,或者打下一个粮草丰厚、家底殷实的城池 。
攻打曾头市和祝家庄,都属于前者 。而攻打大名府、高唐州属于后者 。
这么做的弊端很大,若是朝廷真的下决心剿灭梁山泊,在梁山泊周围搞个坚壁清野,那么梁山好汉们只能靠湖里的鱼和山上的野果子充饥了 。
没有了粮食,恐怕鲁智深连禅杖都挥舞不动了 。
更重要的是,不占据城池,只占领山头,那么兵源就失去了保障,毕竟有几人心甘情愿当土匪啊 。
梁山泊的发展,看似红火,实际上走了一条很危险的道路 。
那么梁山泊的领导人难道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吗?
恐怕未必,但是梁山泊这么做,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 。
再次,梁山泊的既定发展方针 。可能除了梁山泊的创始人王伦外,其他两人寨主,谁也没想过在梁山泊了却余生 。
在梁山泊的发展理念中,“招安”是既定方针 。
在晁盖和宋江共同执掌梁山的时候,招安的方针就有了,只不过并不十分明确 。
轰天雷凌振攻打梁山失手被擒,彭玘在劝说凌振的时候说了这样一段话:
“晁、宋二头领替天行道,招纳豪杰,专等招安,与国家出力 。既然我等到此,只得从命 。”
这件事情就发生在聚义厅上,当时晁盖和宋江都在场,彭玘能这么说,肯定是在之前的交流中晁盖等人表达出这个意思了 。
此后,宋江在大小场合多次提到招安 。
青州之战,梁山擒获了大将呼延灼,宋江在劝降呼延灼的时候说了这样一番话:
“小可宋江,怎敢背负朝廷 。盖为官吏污滥,威逼得紧,误犯大罪,因此权借水泊里随时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 。不想起动将军……”
靠着“招安”这个幌子,宋江将很多人“稳”在梁山上,大部分朝廷将领都是因为将来要招安,暂时落草梁山泊的 。
可以说,对于招安,梁山泊有很深厚的群众基础 。
朝廷降将们上了梁山,地位都不低,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
梁山上确实有反对招安的声音,鲁智深、武松、李逵、三阮都曾经坚定地反对招安 。
但是在宋江的哄骗下,都默默接受了这个结果 。梁山泊的思想基本上得到了统一 。
最后,宋江等人身上有思想包袱梁山好汉们,除了个别人喜欢做强盗之外,大部分人都是被逼迫上的梁山,成了草寇 。
落草为寇那是他们最后的出路了,但凡有别的选择,人们都不会走这条路 。
当年,朱武要拉拢史进落草,史进严词拒绝:
“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 。你劝我落草,再也休题 。”
那年,王伦劝说杨志入伙,杨志的内心很挣扎:
王伦劝俺,也见得是 。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将父母遗体来点污了 。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
在他们的观念里,落草为寇是一件让祖宗蒙羞的事情,这关乎家族声誉,不是一件小事 。
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社会生活中,忠君爱国思想早已经深入人心了 。反叛朝廷既是对国家的不忠,也是对家庭的不孝 。
忠孝,具有极其强大的道德力量 。它们在约束着人们的言行 。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口耳相传、言传身教,忠孝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
宋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没有受到生命威胁的时候,宋江宁可去江州服刑,做一个囚犯,也不愿意到梁山泊坐一把交椅 。
即便坐上了梁山泊老大的位置,他想的也不是自立为王,而是早日回归朝廷,成为朝廷的一员 。
所以在李逵两次提出要拥立他做皇帝的时候,宋江表现地都极其愤怒 。因为他所受到的教育不允许他成为朝廷的反叛 。
当然,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心声 。
这种思想上的束缚,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是很难以理解的 。
更何况,接受招安未尝不是一条出路,十节度使的例子不是在那里摆着呢么?
付出很小的代价就有机会成为人上人,又何苦拼了老命换取一个很可能不存在的将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