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迪士尼、要做主题公园之王的方特,怎么了?

熊出没之后 , 华强方特似乎再无爆款 。
这一晃 , 时间过去许多年了……
最像迪士尼、要做主题公园之王的方特,怎么了?
文章图片
华强方特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 而这份最新的“成绩单”显示 , 2021年华强方特净利润与扣非净利分别出现2.45亿与5.35亿的亏损 。 疫情之下 , 主题公园运营艰难、春节电影同样未达预期 。
此外 , 华强方特先后投资建设了“方特梦幻王国”、“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水上乐园”、“方特东方神画”、“方特东盟神画”、“方特东方欲晓”、“方特丝路神画”、“方特国色春秋”八大主题乐园品牌 。
但这些多元化的品牌 , 却并没有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多少跌宕 。
曾经被认为是最像迪士尼、可以成为中国主题公园之王的华强方特 , 怎么了?
此前 , 有多个媒体和书乐进行过交流 , 贫道以为:
没有自己扛把子的IP , 仅仅靠低幼化的熊大、熊二、光头强 , 无法支撑起一个全年龄的主题公园范式 。
毕竟 , 游乐园的大多数设施 , 并不会有太多区别 , 唯有靠不一样的IP驱动 , 才能让其在内容呈现上出现差异化 。
迪士尼、环球都是走的这一路线 。
反观方特 , 战略上是正确的 , 战术执行上则是糟糕的 。
最像迪士尼、要做主题公园之王的方特,怎么了?
文章图片
主题公园的多元化发展 , 能够让方特拥有更多的IP和主题风格拓展属性 , 不至于一个主题公园内夹杂各种风格而变成大杂烩 。
但品牌之间的关联性弱 , 也导致方特整体品牌有地标公园、缺少醒目主题的情况 , 和其他主题公园、水上乐园之类的项目 , 缺少差异性 。
整体或者可以归结为太早的多元化发展 , 而让各品牌的IP影响力都较弱势所致 。
在主题公园的IP上 , 其运用不足也可见一斑 。
资料显示 , 文化科技主题公园收入是华强方特主要收入来源 , 占营业收入70%以上 , 甚至有些年份高达90% 。 2020年该板块毛利率为41.36% , 而另一板块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则实现了81.03%的毛利率 。
有媒体查看方特APP发现 , 在方特的产品系里 , 熊大熊二作为华强方特乐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其他游玩项目的IP并不明显 。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不复杂 , 方特的IP事实上和主题公园的设施之间关联系较弱所致 。
其游乐设施更接近于IP套皮的常规游乐项目 , 缺少和IP的深度融合与特色打造 , 和其他公园的差异性并不强烈 。
最像迪士尼、要做主题公园之王的方特,怎么了?】主题公园的营收 , 其实并不是门票钱 。
主题乐园带动园区内及周边消费才是关键 。
最像迪士尼、要做主题公园之王的方特,怎么了?
文章图片
而这种带动同样依靠IP驱动 , 必须是是此处有、别处无 。
本质上 , 主题公园的消费黏性在于其IP的揽客和IP主题游乐设施的留客 , 以及IP周边衍生品的增值消费 , 哪怕是餐饮也应该有一些强烈的IP痕迹 , 包括但不限于一些景点的景区特色网红雪糕 。
而在面对各种游客无法到访或客流稀疏的情况 , 愚以为:
文创类消费品是文旅领域在淡旺季皆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消费渠道 , 实现的强劲消费驱动 。 尤其是在淡季 , 有市场号召力的文创产品可以带来“游客不来、消费照常”的效果 。
作者张书乐 ,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 互联网、游戏产业资深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