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谋攻AI:上策自救、中策自保、下策对战
据IDC数据显示 , 预计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收入将达到4328亿美元 , 同比增长19.6% , 包括软件、硬件和服务方面 。 预计2023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 。 AI市场的潜力不断释放 , 对此虎视眈眈的不再只有AI四小龙(指云从、商汤、依图、旷视) , 还有百度、阿里、腾讯、华为等各大企业 。
目前这些互联网巨头们也在AI赛道上发力 , 盘算着弯道超车 。 面对“外来者”的挑战 , 大部分AI“原住民”已进入筹谋抗敌状态 , 紧赶慢赶地加固自家的防御墙 。
作为四小龙中最晚成立的云从科技 , 一方面相比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没有很成熟的运营经验 , 一方面在业内对比商汤、依图、旷视三家的技术 , 其所占的优势还不足与它们拉大差距 。 因此 , 云从科技正在探索相对恰当的博弈方法 , 在加强对外竞争实力的同时稳住自己的发展根基 。
(配图来自Canva可画)上策:加速上市 , 谋划自救
在2021年的AI产业上市浪潮中 , 似乎没有谁能过得很平坦 。
拿AI四小龙的IPO历程来说 。 原本想要冲刺的“AI第一股”的依图科技 , 在历经两次审议中止之后 , 最终主动撤回IPO申请;旷视折戟港股市场转战科创板 , 至今注册申请仍处于中止状态;“四小龙一哥”商汤科技的上市计划也曾因美国制裁频频受阻;云从科技也是经历过两轮问询 , 期间一度被中止上市 。
尽管如此 , AI企业对上市势在必行的念头也不曾消减半分 。 众所周知 , 大部分AI企业除了难以扭转的亏损问题外 , 还面临着技术、产品商业化效果不佳的困境 , 造血能力低下 , 资金问题日渐突出 , 上市吸金无疑成为了能解此燃眉之急的最佳途径 。 对此 , 云从科技亦是感同身受 。
在云从科技最新招股书中可见 , 其近三年来的账面数据并不乐观 。 2019至2021年云从科技的总营收分别为8.07亿元、7.54亿元和10.7亿元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92亿元、-8.43亿元和-6.64亿元 。 三年亏损20亿元 , 云从科技的盈利能力明显不足 , 一旦资本丧失耐心 , 云从科技或会迎来溃败 。
毫无疑问 , 云从科技的当务之急还是上市输血续命 。 一来证明自己的长线价值 , 增强资本对企业的好感度 , 助力企业更快镀金;二来缓解资金压力 , 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 加大自身护城河 。
随着同行的商汤科技去年成功赴港上市 , 身价大涨之后 , 资本对于AI企业踏上资本市场的征途也充满了期待 。 可喜的是 , 2022年4月6日 , 云从科技获证监会批复同意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 , 这意味着云从距离真正上市仅有一步之遥 。
不过从实际情况考虑 , 云从科技还未形成碾压其他实力对手的优势 , 竞争底气尚且不足 , 所以即便是上市成功 , 也不能保证云从科技的未来能够顺风顺水 。
中策:构筑壁垒 , 力求自保
现今 , 各路AI玩家贴身肉搏 , 不断加紧研发 , 行业内卷严重 。 因此 , 云从科技也有意识地构筑自己的竞争壁垒 。
首先 , 在技术层面 。 目前 , AI四小龙在技术上都有各自相对擅长的领域 。 旷视科技专注打造智能物联网系统 , 商汤科技自主研发并建立深度学习平台和超算中心 , 依图科技大力加码芯片技术与算法技术 , 云从科技则在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上发力 。
四小龙虽然各自技术迥异 , 但实际上抢占的是同一批客户 , 所以云从科技更加迫切于从中脱颖而出 。 至于具体策略 , 云从还是着重于发挥企业优势部分 , 围绕感知、认知、决策的技术闭环不断升级人机协同操作系统 , 针对效率提升和用户体验进行优化 。
- 马云|马云“新身份”曝光,一年多次出入联合国,背后真相让人“意外”
- 电子商务|马云贴身保镖李天金:曾为马云挡子弹,马云卸任后他去做啥了?
- 编程|人间有爱,2022中国富豪慈善榜:马云、雷军、曹德旺等人均在其列
- 计算机视觉|vivo加速清仓,骁龙888+微云台双主摄+256GB,跌至3399元
- 抖音|野心暴露?官方3次出手揭开马云“真面目”,他到底做了什么事?
- 银行|国家出手,2家“特殊银行”诞生,马云没想到这一天真的来了
- 肖像权|国家出手,2家“特殊银行”诞生,马云没想到这一天真的来了
- 从代工、设计、封测3方面分析台湾省的芯片实力,真不是吹的
- 机器人|刚刚!马云被起诉!如果败诉,马云或需赔偿千亿元?
- 从没有屏幕、黑白屏|华为手环7:智能健康管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