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度Apollo获准“方向盘后无人”,成标志性里程碑事件

百度|百度Apollo获准“方向盘后无人”,成标志性里程碑事件

文章图片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2022年 , 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加速前进 。 以百度为代表的无人驾驶企业 , 正在推动这个行业日新月异 , 并且不断释放出新信号 。
近日 ,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正式发布 。 北京由此也成为国内首个开启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的城市 , 首批将投入14台无人化车辆开展示范应用 。
至此 , “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主驾驶位上配备安全员的方式更进一步 , 试点开放副驾驶有安全员的无人化载人 , 也将为无人驾驶赛道再添一把火 。
据了解 , 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先行区无人化示范应用道路测试通知书的企业 。 消息一出 , 尤其是拥有Apollo开放平台与多年自动驾驶研发经验的百度 , 更是备受关注 , 当日港股大涨4.13% , 涨幅更是位居恒生指数前列 。
由此可见 , 这是无人驾驶的一次里程碑事件 , 将为无人驾驶未来全面开放应用 , 注入新的市场信心 。
无人驾驶成公认趋势 , 百度入局大有可为
“无人驾驶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 ”中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 北京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 , 目前无人驾驶技术落地迫切需要数据的积累 。 开展相关运营试点工作 , 无疑会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技术的迭代和推动行业的发展 。

近年 ,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如火如荼 , BAT等互联网巨头也相继入局 , 推动无人驾驶技术不断进步 。 随着研发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大 , 无人驾驶汽车市场也逐步走向了市场化、商业化的阶段 。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 , 2017-2021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由681亿元增至2358亿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4% 。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 , 2022年我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可达2894亿元 。
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 , 百度早年率先入局 , 并在互联网、云计算、AI等基础设施技术的基础上 , 形成了移动生态、百度智能云、智能交通、智能驾驶及更多人工智能领域 , 布局的多引擎增长新格局 。 其中 , 自动驾驶就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
据了解 , 百度2013年起开始研发相关自动驾驶技术 , 目前已与10家中国及全球的汽车制造商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提供高精地图、自主泊车、领航辅助驾驶等汽车智能化服务 , 加速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 按这个时间节点 , 百度无疑是国内最早进行无人驾驶研究的公司 。
随后的2017年 , 百度启动“Apollo(阿波罗)”计划 , 打造了一套属于百度的自动驾驶系统 , 并以此为底盘 , 让自动驾驶由技术走向应用 。
早前 , 以自动驾驶技术为载体的Robotaxi已经落地 , 用户通过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App , 就可以选择想去的目的地站点即可 , 除了配备主驾安全员以外 , 与一般的网约车模式无异 。
用户通过App下单之后 , 在起点等候 , 就会有主驾无人的Robotaxi前来接驾 。 待车停下后扫码开车门、上车后排落座 , 系好安全带就能在大屏上点击“开始行程” 。
在百度获准“方向盘后无人”前 , Robotaxi配备了主驾安全员与副驾安全员 。 主驾安全员可以接管方向盘、踩刹车或者像普通司机一样全权操作 , 而副驾安全员最主要的能力 , 差不多就是踩刹车——跟驾校教练有点相似 。
在去年11月底 , 北京正式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 , 并向百度和小马智行发放许可后 , 百度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推进进度 , 进一步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