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HR SaaS的春天来了吗?( 二 )


一体化厂商更像是两者的结合 , 把多个单一模块结合 , 高度集成实现数据上的互联互通 , 同时也能做到定制化 。 以北森为例 , 早年间 , 北森CEO纪伟国就已经坚定了“无PaaS不SaaS”的路线 , 现在的北森也和他所期待的一样 , 把PaaS基础设施作为基础 , 围绕人才管理技术 , 提供全套全场景、一体化的HCM应用程序 。
02加速一体化
离散曾经是HR SaaS领域的症结之一 。 正如前文所说 , HR SaaS的市场太大 , 大到从招聘、核心人事、绩效、测评、培训、离职等和员工职业生命周期匹配的HR服务 , 几乎都有各自专业的品牌商 , 这种细分专业的服务 , 对于服务商来说早已经不是蓝海市场 。
当然 , 不仅有模块和模块间的离散 , 还有安装软件和云服务之间的离散 。 虽然中大企业有一体化部署的需求 , 但更多的时候 , 大企业更需要个性化的针对性开发 , 中小企业受限于规模和成本的考量 , 大多更愿意独立购买必须板块 , 一体化并不是刚需 。 所以过去这些年 , 在需求的刺激下 , 单模块厂商也得到了发展 。
但是 , 在企业推动HR SaaS化的过程中 , 最终目的仍然是打通整个业务数据 , 协调各个业务模块 , 便于统一和管理和数据流通 , 但这样的需求是单模块厂商难以实现的 , 模块上的离散被转化为各个层面的割裂 , 无论是在数据、业务还是体验上 , 企业对于统一性的需求正在上升 。
单模块的割裂和购置多家单模块企业所带来的高成本 , 共同刺激着HR SaaS的目标客户们向一体化厂商抛出橄榄枝 。
过去几年间 , PaaS的发展让低代码技术得到应用 , 借助低代码技术很多企业只需要借助SaaS平台提供的系统架构 , 就可以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组织架构 , 开发成本降低 , 一体化平台也由此得到了迅速发展 。
不过就目前来看 , 对于赛道中的大多数玩家来说 , 一体化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 , 实现PaaS平台的搭建需要厂商具备云服务基础 , 对于很多单模块的企业来说 , 这已经构成了行业壁垒 。 纵观当下能推出低代码技术的玩家 , 要么是类似钉钉这种 , 背靠互联网巨头 , 有阿里做支撑 , 要么是类似金蝶、北森这种在行业内摸爬多年 , 依靠技术积累自己研发平台 , 在国外也只有像Slack、Workday这种平台级的一体化产品 , 有能力把许多单一领域最强最好的模块和服务整合在一起 。
虽然从行业趋势来看 , HR SaaS已经从单一模式向一体化模式加速奔跑 , 但不可避免的 , 它仍然只是大玩家的游戏 。
03第三条路

除了赛道里面汇聚大玩家 , HR SaaS的目标客户也在变大 。
吴昊在《SaaS创业路线图》提到 , 2013年到2017年之间 , 国内成百上千家SaaS公司都做过进入“小微企业”市场的尝试 , 但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 , 对于SaaS行业来说 , “这是一个付费能力和意愿偏低、服务困难、续费率低的低质量目标市场 。 ”
北森刚进入HR SaaS赛道时 , 和大多数刚起步的SaaS公司一样 , 为了开拓市场 , 也曾经尝试过“免费产品”和“小微市场”两条路 , 但也没能逃过收益惨淡的结局 。
和面向C端的互联网思维不同 , SaaS公司所面向的to B的业务存在很长的滞后效应 , 无论是成交周期、团队执行还是市场竞争都会拉长一个行为的反馈时间 , 小微企业自身都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 , 随之带来的高流失率和低留存率也就成为了行业魔咒 。
后来北森的做法是调整目标客户 , 面向上升期的中大型企业提供付费SaaS软件 。 根据招股书显示 , 截至2021年9月 , 北森的客户群包括各类快速增长的大规模行业中约4500家企业 , 涵盖各大行业的前10企业 , 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 , 《财富》中国500强中 , 近70%是当下北森的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