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科学家“逆行”守护实验室

采访人员 黄晓慧
面对疫情挑战 , 中科院上海分院许多科技工作者背上行囊 , 住进实验室 , 既有年近六旬的老将 , 也有90后、00后新兵 。 特殊时期 , 上海科学家全力保障重大科技任务攻关不停步、重大科技设施运行不停歇、重要支撑平台维护不停滞 。
沙发、棉被 , 一摞书、一台笔记本电脑 , 58岁的植物科学家郭房庆 , 吃住在实验室50多天了 。
作为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研究组组长 , 他主要研究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 , 如何提高农作物光合效率 , 增加产量 , 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新方案 。
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园区封控 , 郭房庆拎着几件换洗衣物就从家往实验室赶 。 “一篇论文、一个冰箱 , 这两件事放心不下 , 必须去 。 ”郭房庆和妻子解释 。
这篇论文 , 首次揭示破解植物感知高温分子机制方面重要进展 , 是郭房庆团队10年心血 。 刊出前 , 郭房庆需要和期刊编辑随时沟通 , 很多工作只能在实验室完成 。
那台零下80摄氏度冰箱 , 存着郭房庆团队十几年积累的科研材料 。 大量基因表达质粒、各种菌种和制备的蛋白抗体 , 是郭房庆带着一届届学生在实验室“做”出来的 , 且实验试剂宝贵 , 一旦融化只能作废 , 造成巨大浪费 。
冰箱万一出故障怎么办?3月25日夜 , 刺耳的警报声吓到了埋头改论文的郭房庆:冰箱温度正一摄氏度一摄氏度爬升 , “宝贝”就要解冻 , 他急得直冒汗 。
备用冰箱插上电 , 降温却要五六个小时 。 郭房庆一宿没合眼 , 祈祷一台别升温太快 , 另一台温度快降下来 。 早晨 , 备用冰箱终于降至零下60摄氏度 , 郭房庆赶紧和两个学生一起转移“宝贝” , 保住了成果 。
【科研人员|科学家“逆行”守护实验室】4月18日论文顺利刊发 。 有人劝郭房庆该回家了 , 他说 , 还有非常重要的实验室“保姆”的活儿:帮学生把低温“醒”好的种子种下去并悉心照料 , 等学生回来才有实验材料可用 。 “和种地一样 , 不能错过农时 。 ”郭房庆说 。
“物流通畅的话 , 月底我们的构件就能按时交付 。 ”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嘉定园区 , 陶瓷基复合材料课题组正高级工程师何平松了口气 。 课题组的科研任务 ,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 这项系统工程环节多、周期长、工艺要求高 , 任何一个环节滞后就会影响全局 。
本轮疫情前 , 课题组就满负荷运转 。 3月12日 , 园区即将封闭管理 , 当天在岗的20多名科研人员都选择留下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党委成立嘉定园区联合防疫保障临时党支部 , 拉起园区疫情防控、安全保障与协同运转的生命线 。
研制任务分别在嘉定园区和太仓园区进行 , 运输成为最大问题 。 所里申请了车辆通行证 , 一路护送;高温电炉设备要维护 , 厂方进不来 , 课题组科研人员在运维人员远程指导下完成维护……“留下来 , 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 。 ”何平说 。 大家一刻不敢懈怠 。
坚守的还有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风云三号07星载荷研制团队 。 风云三号07星是该系列气象卫星中首颗“降水星” , 能显著提高我国对强降水灾难性天气的预报能力 。
受疫情影响 , 项目进度吃紧 。 3月以来 , 项目到了关键一环——为仪器正样集成与测试做最后冲刺 。 此时 , 园区附近陆续封控 , 为了不让科研按下暂停键 , “降水星”团队大多数科研骨干3月25日就住进办公室 。 4月初 , 他们干脆把睡袋搬到实验室 , 和设备“住”在一起 。
90后科研人员江丰已经3年没回老家过年 , 这次也和几名同龄人并肩作战 。 整个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几百名科研人员都在坚守一线 。 “所里组织生活物资送到科研人员家里 , 让大家安心搞科研 。 条件虽艰苦 , 但能亲手研制‘降水星’ , 大家很自豪!”江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