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环境|中国海洋卫星二十年
大力发展、广泛应用海洋卫星 , 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技术手段 。 从2002年5月15日我国首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卫星发射至今 , 已经过去20年 。 作为中国海洋卫星的抓总研制单位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持续深入探索、顽强刻苦攻关 , 推动卫星性能不断提高、应用日益广泛、效益更加显著、服务遍及全球 。
“蓝色国土”有了“天眼”
我国自1986年起开始组织开展海洋卫星的研制与发射论证工作 。 1997年 , 海洋一号卫星被正式批准立项研制 。 2000年11月 , 中国政府发表首部《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 明确指出要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 , 海洋卫星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海洋一号卫星研制的过程中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团队积极创新 , 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 “为了减轻卫星重量 , 海洋一号卫星采用了单轴驱动器驱动两个太阳翼的技术 , 这在当时不仅是国内首创 , 在国际上也不多见 。 另外 , 利用网络技术最新成果进行星务信息系统管理 ,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电缆的数量与重量 , 同时也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卫星研制的电信号干扰难题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海洋一号系列卫星研制专家解释 。
2002年5月15日 , 海洋一号卫星发射升空 , 实现了我国海洋卫星“零”的突破;5月29日上午 , 卫星接通地面 , 传来第一轨遥感图像数据 , 图像清晰 , 海洋特征明显——我国广袤的“蓝色国土”从此有了“天眼” 。
海洋卫星家族“添新丁”
2007年4月11日 , 我国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B星成功发射 。 与海洋一号卫星相比 , 海洋一号B星的观测能力进一步提高 , 同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在轨运行的稳定与可靠 , 实际在轨寿命达到9年10个月 。
2018年9月7日 , 第三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C星升空 , 拉开了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海洋业务卫星的序幕 。 “随着海洋一号A、B星的退役 , 海洋一号C星承担起我国海洋水色观测的使命 , 在海冰、赤潮、溢油、森林火灾、围填海监测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 ”海洋一号系列卫星研制专家表示 。
2020年6月11日 , 海洋一号D星又发射升空 , 开启了我国加快推动海洋卫星领域探索创新的新征程 。 自此 , 海洋一号D星与海洋一号C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 , 实现双星上、下午组网观测 , 大大提高了对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测能力 。
2011年8月16日 , 我国迎来首颗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海洋二号的成功发射 。 次年3月2日 , 卫星正式交付用户 。 “卫星在轨运行后 , 广泛获取全球海面风场、海洋动力场等多种重要海洋动力参数 , 直接服务于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海洋调查与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海洋二号系列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张庆君表示 。
此外 , 海洋二号卫星还与在轨运行的海洋一号卫星配合 , 以微波、光学两种观测手段 , 将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与海洋资源探测相结合 ,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 。
“织就”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
2018年10月25日 , 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首发星——海洋二号B星一飞冲天 。 该卫星可以持续监测海面风场、海浪、海流、海面温度、海上风暴和潮汐 , 形成连续、稳定的海洋环境监测与数据获取能力 , 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环境预报、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
2020年9月21日 , 我国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的第二颗卫星——海洋二号C星成功发射 。 该卫星具备测量全球海洋表面风矢量和海面高度 , 船舶自动识别以及信息的接收、存储 , 转发海上浮标测量信息等能力 , 入轨后与海洋二号B星组网 , 大幅提升了我国海洋观测的范围、效率和精度 。
- 计算机体系|80后“中国芯”研发者出自少年班
- 动力学|我国科学家用新模型揭秘太阳系“童年”
- 弄虚作假行为|中国科学院发出“诚信提醒”
- 输入法|使用人数只有3%?曾风靡中国的五笔输入法,如今被国人抛弃
- 在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到来之际|中国电信首发“量子高清密话”:采用国产芯片的量子SIM卡
- 导航系统|印度自制导航系统,已超越中国北斗和美国GPS
- 中国投资人盯上欧美草坪|焦点分析
- ARM|果然有“猫腻”!ARM公开表态,拆穿了中国公司高管的谎言
- 文|陈桥辉封面来源|视觉中国《新言财经》独家获悉|抖音新增“兴趣匹配”功能
- 面对猖狂的境外电话、短信诈骗|中国各地运营商纷纷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