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你的育儿道理 不生个二胎你永远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样的

所以如果你不生二胎,有些道理你可能永远不会明白 。孩子好带真是因为“你带得好?”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觉得老大好带,生个老二一起带肯定也没问题,事实上很多妈妈在生完二胎后会被打脸 。

颠覆你的育儿道理 不生个二胎你永远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有了二胎,我才知道孩子是什么样的”,颠覆认知的三个育儿道理!
【颠覆你的育儿道理 不生个二胎你永远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样的】“大号练废了再练个小号”、“儿女双全”、“给老大留个伴”,有多少人是奔着这些目的要了二胎 。我也是其中一个,打着“给老大留个伴”的旗号生了二胎 。
当然我之所以心甘情愿要二胎,是因为大宝从出生就没让我操过心,甚至可以说是“天使宝宝”级别,带着这种对二胎生活的美好向往,小宝出生了 。
然而有了二胎之后,我有点后悔了,因为二宝一点也不像大宝那样好带,昼夜不分、落地醒、习惯性抱睡、爱哭闹等各种高需求把我折磨得怀疑人生 。最痛心的是:因为二宝的出生,大宝变了,她变得不那么听话、变得爱哭闹,变得“我不认识了” 。
就在我静下心来仔细回想时大宝改变的原因是,我才明白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只要老大可能我会永远蒙在鼓里 。孩子人生的道路也许与生活环境有关,但孩子的性格、智力、行为方式几乎都是基因里带来的,而每个孩子又是那么的不同 。
颠覆认知的育儿道理一:多生几个孩子你就会发现,基因这东西太重要了 生二胎,如果你觉得只是家里多个孩子,多张嘴吃饭,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二胎的出生,改变的不仅是家庭的数量,还有家庭的“质量” 。这里的质量包括生活质量、心理质量以及情感质量 。所以如果你不生二胎,有些道理你可能永远不会明白 。
孩子好带真是因为“你带得好?”
很多时候我们总会觉得老大好带,生个老二一起带肯定也没问题,事实上很多妈妈在生完二胎后会被打脸 。大宝出生后很乖,婴儿期表现得像天使宝宝,2个月就睡整觉、4个月就断夜奶睡整觉、醒了就是自己玩不哭闹,作为妈妈我们常把孩子这么好带归功于“自己” 。
然而二胎的出生你就会被狠狠打脸,因为他从一出生就开启各种“磨娘”模式,二宝似乎很善于表达,也总喜欢用哭声跟你提各种要求,一旦你不满足他就变本加厉大哭 。
父母要理性看待孩子是否好带这件事:
孩子好带不好带其实不是“抚养人”的功劳,如果你多生几个孩子就会发现,基因这个东西太重要的 。有些孩子就是天生的“磨娘”,这是基因带来的,和你怎么带没有必然的关系 。
颠覆认知的育儿道理二:多孩家庭,无论你怎么做,也无法做到一碗水端平 作为妈妈,你把一块蛋糕平等分给了两个孩子,你以为你做到了一碗水端平,但在孩子的眼里“你一点也不公平” 。因为对于大宝来说,这一半蛋糕太少了;对于小宝来说,这一半蛋糕太多了 。但是如果你给大宝分多一点,小宝分少一点,对小宝来说又公平吗?
平均分配≠一碗水端平
在孩子的眼里,分蛋糕就跟分父母的爱、分父母的关注、分父母的时间是同等概念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公平,对孩子来说不是如此 。
特别是对于大宝,二胎没出生之前,你的爱、时间和关注力都在他身上,二胎的出生,把他原有的全部分了一半出去,在他眼里这是不公平的 。所以作为家长的你,没必要把平均和一碗水端平划上等号,因为在孩子眼里这就是个不等式 。
多孩家庭,多关注孩子比一碗水端平来得更有效
既然在孩子的眼里,父母无法通过这些外在的物质来做到在孩子心里一碗水端平,那么家长也没必要过于纠结 。你只要做好给予孩子足够的心理关注和情感引导,孩子慢慢地就会明白,虽然自己有了兄弟姐妹,但是爸爸妈妈还是一样地爱我 。
颠覆认知的育儿道理三:“小时候孩子热脸贴父母的冷屁股”,“大了父母热脸来贴孩子的冷屁股” 很多家长在孩子6岁以后,特别是到青春期这段时间做出来的行为能够“气死你” 。各种叛逆、不听话、情绪不稳定、暴躁、顽固通通爆发出来,作为父母的你,拿出了毕生所学希望能把“悬崖边嘶吼的孩子拉回来” 。
孩子长大后出现的叛逆行为,离不开幼时种下的“劣因”
面对孩子的叛逆,家长拼尽全力使出各种招数劝告 。然而事与愿违,孩子并不对你的“热脸贴冷屁股”有所感动,他们选择视而不见变本加厉逼你妥协 。
此时的你是不是不断地感觉自己的心意被弃之如敝履,不断地被孩子伤害,鲜血淋漓,绝望之下,你只能发出怒吼“别人家的孩子都是来报恩的,你是来报仇的!” 。
可是作为父母的你,是否想过“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小时候,孩子数学作业不会做,你一遍一遍地复述,孩子还是不会,此时的你是不是气急败坏地对着孩子一顿指责打击 。当你选择这样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我想被你骂的时候,他正低着头忍着眼泪吧!
小时候,孩子被你骂被你指责被你怒吼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有多恐慌和无助吗?他们不想自己成绩优异吗?他们不想得到你的赞许吗?他们不想符合你的期待吗?
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的尊重和理解
面对孩子小时候出现的问题,作为家长的你常常会以一种高姿态去指责谩骂孩子,那时候的孩子没有反抗能力,只能选择默默承受 。孩子的沉默但并不代表这事会随着长大忘记,而是会被刻在潜意识里,一直累积,直到某天遇到一个爆发点,叛逆反抗一触即发 。
作为家长我们要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特别是他们的成就 。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优势和闪光点,不要因为某个方面的劣势去训斥指责他们 。学会共情孩子的感受,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换位思考 。孩子的成长,更多的是需要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