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明明风冷也能用,CPU换水冷的理由是什么?

CPU|明明风冷也能用,CPU换水冷的理由是什么?

文章图片

CPU|明明风冷也能用,CPU换水冷的理由是什么?

文章图片

CPU|明明风冷也能用,CPU换水冷的理由是什么?

文章图片

CPU|明明风冷也能用,CPU换水冷的理由是什么?

文章图片

CPU|明明风冷也能用,CPU换水冷的理由是什么?

文章图片

CPU|明明风冷也能用,CPU换水冷的理由是什么?

文章图片

CPU|明明风冷也能用,CPU换水冷的理由是什么?

在上个月 , 老黄入手了目前蓝星上游戏性能TOP.1的桌面级处理器英特尔i9-12900KS , 有关这款处理器的性能估计即便是PC圈新手都能搬着指头如数家珍 , 什么神一般的intel 7工艺、目前最先进的异构环形总线设计、性能暴增的Xe架构核显……但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其实并不是这件事 。

【CPU|明明风冷也能用,CPU换水冷的理由是什么?】在刚拿到i9-12900KS的时候 , 由于种种原因(懒) , 我并没有用到水冷(风冷又不是不能用) , 而是使用了下面这款超频三的双塔风冷 , 怎么说呢 , 用一款定位跨200W的风冷散热器去压一颗睿频就高达300W的处理器 , 确实过分了点 。

用风冷强压i9大哥的后果就是……不得不降低到全核4.5G来用 , 频率直接降低了13% , CPU-z跑分也就720左右 , 3Dmark Time Spy跑分如下 , 索泰RTX3070Ti AMP这种中端旗舰卡 , 性能活生生给拉低了一截 。

用风冷压i9-12900KS的后果就是待机温度和轻度负载温度虽然不高(50+) , 但是只要大核动起来 , 温度立刻上80+ , 上80有问题吗?当然有 , 内存控制器性能下降 , 只能以3200MHz跑 , XMP提升到3600MHz都不能稳定使用 。

那么升级成一体水冷能解决问题吗?很多人说中高端风冷的效果等同于甚至优于120一体水冷 , 毕竟不管是大水牛120还是比一些360都贵的ROG飞龙二代120水冷 , 由于120的“先天缺陷” , 散热量就只有那么大 。 这次我将换上的是动力火车的DL-240 ARGB曜影一体水冷 。

该水冷没有将风扇和冷排进行预安装 , 可能考虑到有些玩家要使用夹板安装法固定在M-ATX的前面板 。

冷排底部是一个面积高达55X63mm的的纯铜导热板 , 经过了镜面处理 , 手摸上去凹凸感不明显 , 镜面处理是为了增大与处理器的接触面积 。

风扇构成是12V/0.25A的2枚12CM风扇 , 最大转速1800RPM , 最大风量62CFM , 使用的是液压轴承 , 风扇支持目前主流厂商的ARGB同步 。

上机效果如图 , 冷头使用了“深渊镜”设计 , 不过我要吐槽这个冷头一个缺点:冷头顶部居然用的是类似亚克力的材质 , 容易被指甲什么的磨花 。 本来高大上的深渊镜 , 磨花后视觉效果一下就被拉下来了 。

240水冷能彻底“干掉”i9吗?在全核5.1G的环境下再次跑了3Dmark Time Spy , CPU性能比使用风冷时提升了足足35% , 这个性能提升是基于DX12环境下全核物理模拟下的性能 。 和4.5G下的12900KS相比 , 使用240水冷让图形性能提升了6% 。

再说说内存吧 , 由于温度的下降 , 内存控制器也能正常工作 , 让内存得以在3600MHz甚至更高的频率下运行 , 在将XMP切换到3600MHz后 , 内存的吞吐性能提升了4%到9% , 全核心频率也从只能限制4.5GHz , 到睿频到全核5.1Gh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