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透过4亿元融资看科视光学“国产替代”的野望

黑客|透过4亿元融资看科视光学“国产替代”的野望

文章图片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 , 是一场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武装”盛会 , 每一项技术硬件拿出来 , 都是中国人的骄傲 。 而这些企业背后 , 同样站着服务商的身影 。
近日 , 高端光学装备及机器视觉光源厂商科视光学完成了近4亿元C轮融资 , 本轮融资由中芯聚源、民生股权投资基金、洪泰基金联合领投 , 产业投资方鑫睿资本、分享投资等跟投 。
这是科视光学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 , 完成的第二轮融资 , 在2021年6月 , 已完成了由深圳慧和资产领投的7500万元B轮融资 。
这接连不断的融资 , 无不彰显着来自科视光学自有技术的商用化成果 。
从单场景到赋能全产线
科视光学成立于2011年6月 。 成立之初 , 专注于机器视觉光源及光源控制系统 , 产品主要应用于各领域高端智能化装备的视觉定位、测量及外观检查 。
2015年随着全球PCB产值稳定增长 , 机器视觉光源厂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 科视光学研发团队将光源技术应用到PCB领域 , 并研制出国内领先的近紫外LED曝光机 , 走上高端曝光装备的国产替代道路 。
随后三年内 , 科视光学2018年研制出国内首台双面双框防焊半自动LED曝光机 ,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 解决了防焊制程只能单面曝光的技术难题 。
目前 , 传统的绿油防焊菲林曝光机 , 依然是国内大多数PCB企业的主力生产设备;但是受制于传统绿油防焊菲林曝光机的制程能力缺陷 , 该种机型难以生产高精度的产品 , 且各种曝光不良造成的产品报废 , 会进一步增加制造成本 。 因此 , PCB企业迫切需要防焊DI数字光刻机 , 替代传统菲林曝光机 , 以提高精度和良率 。
2019年 , 科视光学研制出高产能的近紫外全自动防焊曝光机 , 攻克了光刻光源在能量、精度、多波长匹配、光源寿命、成本及效率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 产能达到4.5PNL/分钟 , 成为国内能够解决MiniLED防焊曝光技术难题的核心装备供应商 。
除此之外 , 从公司的创新词云可以看出 , 其专利主要聚焦于PCB板、曝光机、光刻机、光源装置、LED灯珠、全自动等相关领域 。

在机器视觉领域 , 科视光学共服务了包括海康威视、大恒科技、大族激光、先导智能、迈为股份、瑞声声学、利元亨、博众精工、楚天科技等1500多家企业 , 是国内机器视觉光源及控制系统的龙头之一 。
尽管科视光学拥有着领先的技术水平 , 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 , 所谓的技术领先就是存在市场的“相对空白” , 这便不仅要考虑同类产品竞争对手的存在 , 更要考虑伴随科技发展未来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 。
芯片“印钞机”背后的困境
从发展历程看 , 机器视觉其实算不上是新赛道 , 把机器视觉产业链视为坐标轴 , 横坐标为五大应用 , 分别是:显示面板、光通信、光伏、医疗、机器视觉;纵坐标为七个阶段 , 分别是材料、芯片、设备、制造、传感器、模组、算法和整机 。
而作为电子产品最基础组成部分的PCB , 也迎来快速发展 。 据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援引WECC报告 , 2020年 , 全球PCB产值达到730.97 亿美元 , 本土PCB产值达到486.72亿美元 , 占据全球市场 66.59%的份额 。
寻常的光刻机已无法满足当下的生产需求 , PCB企业迫切需要防焊DI数字光刻机 , 来替代传统光刻机 。 这恰恰也是科视光学先于市场规模、年增速、应用场景等考量因素的硬科技赛道重要逻辑:“国产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