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中的道德与身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探索与争鸣杂志(ID:tansuoyuzhengming) , 刊载于《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4期 , 参会学者:曹刚、曾军、夏德元 , 原文标题:《“认识元宇宙:文化、社会与人类的未来”第三单元|多元构想:元宇宙中的伦理、主体与体验》 , 前两单元见:《何为元宇宙》《元宇宙与人类社会》 ,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元宇宙、元伦理与元道德
元宇宙中的道德与身份
文章图片
曹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元宇宙其实就是一个关于理想的互联网故事 。 所谓“元” , 一是在鸿蒙初开的意义上说的 , 元宇宙不同于自然宇宙 , 它是通过虚拟技术建构起来的可能生活空间 , 这是人类社会开天辟地头一回 , 故可称为“元”;二是在超越的意义上说的 , 元宇宙是内在而又超越于现实生活的另一个可能生活空间 , 因其更接近人的本真生活而令人向往 , 故在超越的意义上也可称为“元” 。
在技术专家和投资家看来 , 元宇宙是平行于现实生活的无限拟真的虚拟生活空间 , 随着数字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 , 这个可能的生活空间正在走向现实 。 显然 , 这个说法忽略了“元”的超越意义 。 试想 , 人们费尽心思创建一个现实生活的镜像版有何意义呢?建构元宇宙的初心 , 难道不正是为了走出人类现实生活的困境 , 过上一种更好的生活吗?
归根结底 , 元宇宙是一个由人和人的活动构成的可能生活世界 , 在其中 , 人们能够拥有比现实生活更令人向往的新的生活形态 , 也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新道德 。 科技再发达 , 如果不同时伴随着道德的进步 , 真正的元宇宙就不可能出现 。 换言之 , 我们只有靠科技和道德两条腿走路 , 才能真正走进元宇宙 , 并过上更好的生活 , 这也是对元宇宙进行伦理反思的出发点 。
元伦理的形成
元宇宙是互联网的理想形态 ,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 , 元宇宙就是一种理想的人与人的连接 , 这种连接能够满足人的根本需要 。 人是一种二重性的存在 , 既是自然的存在 , 又是理性的存在 , 既是依赖的存在 , 又是自主的存在 。 按麦金泰尔的说法 , 人是依赖性的理性动物 。 依赖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都是所谓的一阶需要 , 人性的根本需要是把矛盾的双方统一起来的需要 , 即在依赖中的自主 。 这种二阶需要是如此重要 , 以致于这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 人就不能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显然 , 元宇宙通过区块链、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运用 , 使得这种去中心化的新型连接成为可能 , 从而更接近满足人的根本需要 。
元宇宙建立了一种更广泛的“在场”关系 。
第一 , 开放性 。 这种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元宇宙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 , 它让用户超越了屏幕的限制、地理的限制、平台的限制 , 抹平了阶层、知识、职业、收入等鸿沟 , 形成了全社会共同交互的形态;元宇宙内的各个小元宇宙是互联互通的 , 不同的平台和社区不应该是封闭孤立的 , 而是身份互确、信息共享、价值彼此认同的统一体 ,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 。
第二 , 具象性 。 扎克伯格说:“你可以将元宇宙想象成一个具象化的互联网 , 在那里 , 你不只是观看内容 , 而是身在其中 。 你感觉和其他人待在一起 , 获得不同的体验 。 这是你在2D平面应用程序或网页上无法体验到的 , 比如跳舞或者各种健身项目 , 等等 。 ”这里有多重意思 。
一是感官沉浸 。 以前写信常说“见字如面” , 读者沉浸在对过往的想象和思念之中 , 但在元宇宙里 , 就没有“如”了 , 因为我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感觉都可以数字化 , 使得数字内容不断地逼近现实的感官体验 , 更具有真实沉浸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