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大幅降低!自动驾驶来到“手机千元机”时代,人手一辆不远了?

门槛大幅降低!自动驾驶来到“手机千元机”时代,人手一辆不远了?
文章图片
作者|董楠邮箱|dongnan@pingwest.com来源|品驾(Ping-Drive)一项数据显示 , 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的用户为10亿 , 到了2021年6月 , 这一数字达到了39.5亿 , 这意味着如今至少全球一半的人口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 。 智能手机之所以实现如此大规模的普及 , 来自于移动通信网络不断升级 , 通信、芯片以及先进的制造技术下带来的成本降低 , 以及移动互联网推动下的整个生态环境改变 , 让更多用户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便捷的移动互联体验 。 如果说智能终端的下一个形态是汽车 , 那么智能汽车的普及率距离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来说 , 还有很大差距 。 过去几年 , 智能汽车对于用户而言更多的是智能语音交互 , 亿欧智库《2021中国汽车座舱智能化发展市场需求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 , 截至2021年 , 中国乘用车智能语音交互功能的搭载率已经高达86% 。 如果将搭载“你好 , 斑马”的荣威RX5这款行业标杆型的互联网车型的上市当作智能语音上车的元年 , 那么智能语音实现86%的搭载率用了6年时间 。 而智能语音仅仅是智能汽车智能座舱部分的交互功能之一 , 核心还是智能驾驶 。 在特斯拉的示范作用下 , 全栈自研成为智能汽车赛道头部玩家标榜智能驾驶能力的核心能力 。 殊不知 , 全栈自研以及“高精尖”智能硬件的上车 , 让一辆具备高阶辅助驾驶的智能汽车动辄就是落地三四十万的价格 , 某种程度上说 , 从ADAS、NOA到FSD , 智能驾驶虽然在不断进阶 , 但主要仍然在中高端车型上落地 , 这也意味着智能驾驶并没有真正地渗透进入到大众汽车消费市场 。 最近 , 供应商们开始放大招了 。 在蔚小理们都在宣传全栈自研 , 自主品牌孵化的高端品牌大讲灵魂论时 , 中国自动驾驶量产前装市场却开始了中国市场的渗透 , 智能驾驶的国产替代也悄然来临 。 低成本智能驾驶前装方案陆续落地5月26日 , 黑芝麻智能宣布成为江汽集团自动驾驶平台芯片战略合作伙伴 , 除了多款思皓品牌量产车型将搭载华山二号A1000芯片 , 双方还将联合打造行泊一体式智能驾驶平台 。 这是黑芝麻智能最新的大算力芯片首次在量产车上搭载 , 并且同时开启了与自主品牌在NOA行泊一体自动驾驶方案上的合作 。 门槛大幅降低!自动驾驶来到“手机千元机”时代,人手一辆不远了?
文章图片
基于华山二号A1000芯片 , 黑芝麻智能可提供四纵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图源:黑芝麻智能官网在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看来 , 自主汽车品牌与国产大算力芯片的联合 , 对国产汽车产业链来说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 除了自动驾驶芯片公司 , 在前装智能驾驶领域的玩家越来越多 。 5月18日 , 轻舟智航公布了成本低至1万元的车规级自动驾驶方案 。 5月24日 , 易航智能也发布了号称16TOPS就能解决的NOA行泊一体方案 。 并且 , 他们也都完成了前装量产 。 而这些实现前装量产的智能驾驶方案 , 是号称比ADAS更高阶的行泊一体智能驾驶方案 , 这意味着NOA已经悄然在15万级车型上落地 , 或许 , 我国汽车市场距离真正实现人手一辆智能汽车的时代不远了 。 现在智能手机中千元机和万元机之间的差别 , 如易航智能CEO陈禹行所说 , 主要体现在性能上的提升 , 比如摄像头的像素变得越来越高 , 芯片的算力越来越大 。 红米虽然是千元机 , 和开创智能机时代的iPhone差别还是挺大 , 但它承担着智能手机时代重要的普及作用 。 现在的手机跟十年前的手机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了 , 都是一个硬件、软件 , 这种操作形式已经是一个完整的形态了 。 陈禹行说 , 以场景为核心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路径也将是如此 。 NOA意味着智能驾驶开启了人机共驾时代 , 不过从技术角度看 , 单记章在今年3月的电动车百人会上曾提到 , 人机共驾将是自动驾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形式 , 从L2真正突破到L3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 其中涉及到软件、硬件、数据等技术配合自动驾驶系统不断升级 , 来实现更多功能的自动驾驶和驾驶体验 。 所以 , 无论是对于专注于决策、执行算法的公司 , 或是具有核心能力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 , NOA打开了一个自动驾驶的发展窗口 , 而软硬件能力的进化也才刚刚开始 。 低成本NOA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其实一直以来全栈自研并不是一个颇受整个行业及产业链认可的智能驾驶开发解决方案 。 如果每家主机厂都独自完成智能驾驶全栈闭环的研发 , 那不仅意味着投入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巨大 , 同时也不代表全栈自研就等于优秀的智能驾驶能力 。 因为优等生的学习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 其实 , 诸如蔚小理等新造车品牌之所以从供应商方案转战全栈自研 , 也是在他们造车的那个阶段 , 成本控制、供应链能力、以及完成智能汽车率先市场化等因素是要综合来衡量的 , 或者说 , 当时选用Mobileye、博世等国际主流供应商的方案 , 是一个权衡利弊之下的结果 。 更重要的是 , 全栈自研不足以推动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方案的市场下沉 。 所谓的行泊一体NOA , 是指在智能驾驶技术上 , 越来越多的主机厂聚焦的已经不是所谓的L2、L3、L4 , 而是各种各样的开发场景 。 如陈禹行所说 , 以场景为核心打造的一个自动驾驶系统 , 对于终端用户来说是更友好的 , 终端用户可能更愿意去使用这样的自动驾驶系统 。 最近 , 小鹏、威马等也陆续上线了停车场记忆泊车 , 公共停车场无人免学习代客泊车”(PAVP)技术 , 这些就是基于停车场多场景泊车开发的智能驾驶功能 。 当场景化的自动驾驶系统开发成为共识 , 能让这些方案落地在更多车型的关键因素还是成本 。 以易航智能为例 , 目前他们开发的NOA行泊一体方案在成本上已经可以覆盖到15万元以下的车型 , 而能够做到成本控制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断提升算法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