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销售,被马云看中,成公司总裁,创下2500万,却被辞退( 三 )


可实在架不住孙彤宇见缝插针地申请 , 连去出差的途中 , 他都不放过任何劝说机会 。
由此可见孙彤宇坚决笃定的性格特点 , 只要起心动念 , 就绝不放弃 。
最后蔡崇信抱着面试的态度 , 问他怎么看待投资这行 。
孙彤宇说出自己的理念:“投资不应该四面开花 , 要围绕自己的核心业务来做 。 ”
或许是这句朴素单纯的想法得到认可 , 也或许是被孙彤宇执着的态度所打动;
当2002年投资部成立时 , 马云让他担任了该部经理 。
他曾是销售,被马云看中,成公司总裁,创下2500万,却被辞退
文章图片
他曾是销售,被马云看中,成公司总裁,创下2500万,却被辞退
文章图片
然而 , 投资部经理的位子还没坐热乎 , 老板又有新安排 。
2003年年初 , 马云突然问孙彤宇:
对C2C(个人对个人的商业活动) , 你怎么看?
孙彤宇一脸懵 , 只能呆呆地看 。
他之前没有关注过这块市场业务 , 更没有研究 , 自然没有任何看法 。
听马云这么一提 , 他就意识到老板又要搞事情了 , 赶紧回去悉心调研 。
彼时 , 公司的发家业务B2B(企业与企业间的商业活动) , 已经实现全面盈利600万元 。
而C2C领域 , 早有大佬进驻把守 。
一家是eBay , 这家1995年成立的美国购物网站 , 在2002年通过结盟中国的易趣公司 , 进入大陆市场开拓 。
另一边是两家全球点击率最高的网站 , 实现强强联合 。
马云总结:eBay占据天时 , 另外两家网站颇得地利 。
想在这中间分得一杯羹 , 谈何容易 。
但马云很有信心 , 找到三足鼎立的关键点:
我们的优势在于核心团队 , 也就是“人和” 。
他要的人 , 就是孙彤宇 。
在办公室里 , 马云拿出一沓合同 , 对孙彤宇和其他9个人下达秘密任务:
快速创建一个C2C网站 , 事成之前 , 不能向外人透露 。
包括孙彤宇在内的这群年轻人 , 爽快利落地在合同最后一页签上名字 , 而后被护送到公司发源地——湖畔花园公寓 , 进行全封闭式研发 。
那段时间 , 孙彤宇为首的十人团队 , 焚膏继晷 , 全力以赴攻坚新产品 , 连续数周不回家 。
累了用凉水洗把脸 , 清醒一下接着干 , 困了就在办公室躺一会 。
他曾是销售,被马云看中,成公司总裁,创下2500万,却被辞退
文章图片
孙彤宇提出明确口号:战胜eBay 。
下属都觉得难如登天 , 毕竟对手当下已有90%的市场占有率 , 而公司除了1个亿的重金砸投外 , 前途未卜 。
为振奋士气 , 孙彤宇说到:
“对手没有大家想象得可怕 , 我们也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差劲 。 ”
同时 , 他的反证思维再次发挥作用 。
正如当年他和妻子抛下铁饭碗加入马云时 , 说过的话一样:
“在C2C战场上 , 我们本来就一无所有 。
如果不成功 , 顶多就是糟蹋了一些钱 。
但是如果成功 , 我们得到的将是全世界 。 ”
看来 , 孙彤宇面对抉择困境的方法 , 就是预想最糟结果并接受 。
而后不再回望 , 冲着最优结果去拼 。
靠着这股子的拼劲 , 研发小组“闭门造车”仅一个月时间 , 即将产品雏形公布于世 。
而APP名字的由来 , 还是孙彤宇发动底下员工众筹得来 。
一位花名阿珂的女员工 , 平时就喜欢逛街购物 , 所以建议此名 , 顾名思义:淘到好宝贝 。
孙彤宇在几百份名单中 , 筛选抉择出十多个名字 , 交给马云一槌定音 。
马云还为此论功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