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空调市场上傍名牌为何还在畅销?

空调|空调市场上傍名牌为何还在畅销?


空调市场的销售旺季 , 转眼就到 。 可是 , 如今在一线市场上 , 不管是线上的电商平台 , 还是线下的实体店 , 仍然存在着众多的傍名牌产品 , 包括傍洋品牌、傍高端品牌、傍大众品牌 , 甚至还出现一些傍“僵尸品牌”者 。
宁言||撰稿
最近 , 有家电行业的带货达人 , 在自己的微博等社交平台 , 再次揭晓了一个自称“日本三菱授权”、“江苏菱机公司”推出的所谓“三菱电机”品牌空调 , 忽悠消费者的乱象 。 并在其用户粉丝群体中引发了不小的热议 。
这家企业的空调产品英文商标 , 属于典型的“三菱电机”英文商标的高仿牌 , 虽然在相关的产品宣传中没有强调“三菱电机”的中文商标 , 但是从日本三菱授权、江苏菱机生产 , 以及终端市场销售时 , 面向消费者推荐和介绍都称为三菱空调 , 其实就是典型的“傍名牌”行为 。
这并非空调行业“傍名牌”的首例 , 家电圈相信 , 这也不会是最后一例 。 但在最近2年的空调市场上 , 这种傍日本、韩国、欧美等洋品牌的商业投机行为 , 仍然普遍存在 , 基本上没有中断过 。 所以 , 这也让不少的空调企业和商家直呼:完全想不到 。
就在几年前 , 在中国空调市场上 , 以PA开头、假冒松下空调的傍名牌一度高达60多个 。 虽然松下空调方面通过知识产权维权起诉了一些“傍品牌”模仿者 。 但是 , 面对中国市场上巨大的利益空间 , 以及正主松下空调的市场空白点居多但品牌知名度仍然不小的现实 , 还是有大量的空调中小工厂们在继续以“假冒松下”空调产品的行为 , 进行商业投机 。
最终 , 在空调市场上还出现“正品松下的销量不到假冒松下销量一半”尴尬局面 。 这也再次让空调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们意识到 , 这一怪现象背后的商业逻辑 , 并不简单 , 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 。
一 , 品牌是个好东西 。 特别是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久 , 即便是一些老品牌在一线市场上也要比很多新品牌的出货拉力大 。 所以 , 才会不断有傍名牌的假冒品牌现象出现;近年来在中国家电市场上 , 很多老品牌已经彻底退出了产品的实体经营 , 转而探索品牌租赁经营的生意 , 从夏新、厦华、万利达 , 到万宝、先科等 , 成为家电行业的“恒源祥、南极人”现象 。 这也进一步折射出不少在家电行业混战了10年、20年的家电企业 , 明知品牌的力量和价值 , 却又畏惧品牌的养成难度大 , 迟迟不愿意打造自有品牌的成长之路 。
二 , 空调是个好市场 , 这些年来虽然空调市场上的主流企业已经屈指可数 , 但一线市场上的空调品牌仍然不少于百余个 , 很多空调品牌都是业内人士第一次听说 , 却又似曾相识 。 原因就是傍名牌、假冒知名品牌 。 特别是 , 如今一些中等规模、甚至小规模的空调厂家 , 手中拥有三四个品牌成为标配 , 而更多的企业可能有六七个品牌 。 用这么多品牌的商业目的也很明显 , 主要还是市场上年轻一代用户需求发生变化 , 老一代的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固化 , 必须要多品牌抢夺更多的市场蛋糕 , 谋求“1+1+1”的组合拳抢市场 。
三 , 消费是真的多样化、多元化、开放化 。 有人要品牌、有人要大牌 , 还有人要洋品牌 , 甚至也有人需要假洋品牌 , 各色人群需求各异 , 厂商根本不用去主观判断这是对还是错 , 而是要想办法去满足那些符合企业价值观的用户需求 , 从而抢夺市场的蛋糕 。 当然 ,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市场真的是开放、多元的 , 中国消费者也是包容的 。 在这种情况下 , 家电企业和商家需要做的 , 就是要提供更多好产品、让他们享受更多好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