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常用场效应管和MOS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来啦!

text":"场效应管分结型、绝缘栅型两大类 。 结型场效应管(JFET)因有两个PN结而得名 ,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JGFET)则因栅极与其它电极完全绝缘而得名 。 目前在绝缘栅型场效应管中 , 应用最为广泛的是MOS场效应管 , 简称MOS管(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此外还有PMOS、NMOS和VMOS功率场效应管等 。
按沟道半导体材料的不同 , 结型和绝缘栅型各分沟道和P沟道两种 。 若按导电方式来划分 , 场效应管又可分成耗尽型与增强型 。 结型场效应管均为耗尽型 ,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既有耗尽型的 , 也有增强型的 。
场效应晶体管可分为结场效应晶体管和MOS场效应晶体管 。 而MOS场效应晶体管又分为N沟耗尽型和增强型;P沟耗尽型和增强型四大类 。
常用的场效用管有哪些 , 如下 。
1、MOS场效应管
即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场效应管 , 属于绝缘栅型 。 其主要特点是在金属栅极与沟道之间有一层二氧化硅绝缘层 , 因此具有很高的输入电阻 。 它也分N沟道管和P沟道管 , 通常是将衬底(基板)与源极S接在一起 。 根据导电方式的不同 , MOSFET又分增强型、耗尽型 。
所谓增强型是指:当VGS=0时管子是呈截止状态 , 加上正确的VGS后 , 多数载流子被吸引到栅极 , 从而“增强”了该区域的载流子 , 形成导电沟道 。 耗尽型则是指 , 当VGS=0时即形成沟道 , 加上正确的VGS时 , 能使多数载流子流出沟道 , 因而“耗尽”了载流子 , 使管子转向截止 。
以N沟道为例 , 它是在P型硅衬底上制成两个高掺杂浓度的源扩散区N+和漏扩散区N+ , 再分别引出源极S和漏极D 。 源极与衬底在内部连通 , 二者总保持等电位 。 当漏接电源正极 , 源极接电源负极并使VGS=0时 , 沟道电流(即漏极电流)ID=0 。 随着VGS逐渐升高 , 受栅极正电压的吸引 , 在两个扩散区之间就感应出带负电的少数载流子 , 形成从漏极到源极的N型沟道 , 当VGS大于管子的开启电压VTN(一般约为+2V)时 , N沟道管开始导通 , 形成漏极电流ID 。
由于MOS场效应管的输入电阻很高 , 而栅-源极间电容又非常小 , 因此极易受外界电磁场或静电的感应而带电 , 而少量电荷就可在极间电容上形成相当高的电压(U=Q/C) , 将管子损坏 。
因此厂时各管脚都绞合在一起 , 或装在金属箔内 , 使G极与S极呈等电位 , 防止积累静电荷 。 管子不用时 , 全部引线也应短接 。 在测量时应格外小心 , 并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感措施 。
MOS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
(1)准备工作
测量之前 , 先把人体对地短路后 , 才能摸触MOSFET的管脚 。 最好在手腕上接一条导线与大地连通 , 使人体与大地保持等电位 。 再把管脚分开 , 然后拆掉导线 。
(2)判定电极
将万用表拨于R×100档 , 首先确定栅极 。 若某脚与其它脚的电阻都是无穷大 , 证明此脚就是栅极G 。 交换表笔重测量 , S-D之间的电阻值应为几百欧至几千欧 , 其中阻值较小的那一次 , 黑表笔接的为D极 , 红表笔接的是S极 。
(3)检查放大能力(跨导)
将G极悬空 , 黑表笔接D极 , 红表笔接S极 , 然后用手指触摸G极 , 表针应有较大的偏转 。 双栅MOS场效应管有两个栅极G1、G2 。 为区分之 , 可用手分别触摸G1、G2极 , 其中表针向左侧偏转幅度较大的为G2极 。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要分享的所有内容啦 , 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给我们哦~
【自媒体|常用场效应管和MOS场效应管的检测方法,来啦!】备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 仅作学习与交流 , 所有观点属于原作者 , 不代表对该观点表示支持或赞同 , 如有侵犯到您的权利 , 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