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现在的时代配不上罗大佑( 三 )


然而,2004 年之后,罗大佑变得安静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没有发过新唱片,也没举办过没有演唱会;2008 ~ 2010 年之间,罗大佑与李宗盛、周华健、张震岳组成“纵贯线”也曾昙花一现,但 2010 年这个以轻摇滚为主的老男人乐团便正式解散 。
与之相生的华语乐坛,港台新人青黄不接,中国音乐正像香港电影一样走向没落,一个音乐至上的时代在远去 。这背后既有时代发展推动的音乐产业革新,也有乐坛生态演进的价值异化 。
首先,音乐载体正以肉眼可见的迅速革新进化 。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传统唱片公司才是歌手被看见、作品被听见的主阵地,但自从《同一首歌》掀起热歌/金曲串烧风潮之后,音乐综艺摇身一变成为电视台攫取收视率的流量密码,后来慢慢被视频网站异化成综艺选秀的“调味剂” 。这个过程中,电视台、视频网站做的是用户心智和习惯的重塑,而音乐综艺则在资本加持下逐渐向着强互动、强娱乐的形态进化 。
尤其,在短视频浪潮冲击之下,音乐产业完成了向新音乐载体的迁移——据 Fastdata 极数发布的《 2020 年中国在线音乐报告》显示,短视频已经成为音乐平台之外第二重要的音乐作品推广形式;艾瑞咨询数据亦显示,用户在短视频平台听歌的意愿已经超过数字音乐平台 。
其次,歌手的上升通道也在悄然演变 。在互联网的广阔舞台上,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逐步抢过音乐唱片公司的话语权,成为音乐人及作品突破圈层的新载体 。
对此,曾供职于 QQ 音乐的一名策划对虎嗅分析,“短视频浪潮下,原创歌手只能通过唱片、实体专辑触达听众的局限性被消除,抖音、快手、B 站等平台‘一键分发,全网可听’的便捷性和低成本已然对整个音乐产业结构造成巨大的冲击 。”
据虎嗅作者“刺猬公社”此前报道,“神曲工厂”大多有一套成熟的生产模板 。他们会抓取互联网热点,通过用户洞察,如分析网易云音乐热评的语言方式,在被流量验证过的创作框架下快速写出最易获取用户同理心的歌词 。
在这个过程中,音乐制作人、歌手、听众无疑都会沦为神曲攫取流量的工具人 。音乐人周濛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曾表示,“抖音神曲的同质化是公司行为,音乐公司收到符合他们标准的歌曲之后会找合适的歌手来唱 。歌手对歌曲的制作和风格没有太多话语权 。”
一位太合音乐人士接受《财经》采访时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大多数抖音神曲的创作门槛较低,记忆点对于这一类音乐的流行至关重要 。简单的和弦、直白的歌词、重复的旋律组合在一起,便可炮制成一首抖音上的爆款 。“最快4个小时就可以做出一首歌 。”
在这样的产业链条之下,音乐作品从生产到消费都变得工业化,甚至一度将短视频之于长视频的劫掠迁徙到了短视频对音乐产业的劫掠 。“影视到音乐,虽然局部有亮点,但整体都在大退步,甚至可以说华语音乐是文化艺术载体中衰落最快的一个 。”乐评人张栋对虎嗅说道 。
更大的问题在于,文艺变得越来越速食文化,那些有内涵的声音也渐渐被湮没了 。
音乐人郑钧就曾在《今夜九点见》中表示,“现在所有的排行榜公信力都崩了,就首先你这完全没办法选择,因为它给你选好,放你面前,是让你恶心的菜,你没得选,只能吃这个 。十首里面有九首,真的听不下去 。”
早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采访人员问罗大佑,“你害不害怕被人遗忘?”罗大佑笃定地说,“ 不怕,我是以创作为主的 。只要我死之后,我的歌还能流传下去,我的歌还在,记不记得我,都没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