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速溶咖啡,还有人喝吗?( 二 )


“相比之下 , 对于其它刚刚兴起的小众品牌 , 例如三顿半等 , 可以理解成来踢馆 , 各种招数都可以出 , 怎么奇葩怎么来 , 不行就换 。 再比如 , 瑞幸可以和椰树合作推出联名款 , 但雀巢不会轻易尝试 。 ”张书乐告诉新浪财经 。
更为严峻的是 , 茶饮店也开始努力在咖啡市场分一杯羹 。 有产业研究报告显示到 , 2021年度产品报告中 , 全年共上新56款咖啡 , 其中喜茶上新12款 , CoCo都可上新6款 , 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各上新5款 。 此外 , 5月26日 , 喜茶诉争”喜茶咖啡”商标被驳回 。 虽被驳回 , 也证明了这些更符合中国人口味的茶饮店频频入局 , 让咖啡消费者更多了一种选择 。
小众品牌林立 , 巨头地位仍难以撼动
虽市面上有关速溶咖啡的信息极少 , 小众精品咖啡、手磨咖啡的信息量极高 , 真实的数据仍然证明了速溶咖啡在中国咖啡市场上的地位 。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 2022年 , 速溶咖啡在中国咖啡市场上的占比高达71.8%;其次为现磨咖啡 , 市场占比为18.1%;其后为即饮咖啡 , 市场占比为10.1% 。
一位消费领域分析师杨妍(化名)告诉新浪财经 , 2017年以前 , 速溶咖啡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比高达95% 。 而2019年以后中国速溶咖啡市场规模增速下降至4%左右 , 在这个不断萎缩的市场里 , 雀巢多年来一直占据着40%的速溶咖啡市场 。 换言之 , 在速溶咖啡的市场中 , 近一半的消费者仍然选择购买的是雀巢咖啡 。
杨妍告诉新浪财经 , 渠道之争是十分重要的 。 在中国的30年里 , 雀巢的渠道铺得十分扎实 , 在非电商渠道占有绝对的优势 , 三四线城市门口的小卖店都可以买到雀巢咖啡 。 “所以直到现在为止 , 至少有50%的不喝咖啡但想尝试咖啡的人 , 第一个想到的都是雀巢 。 ”杨妍表示 。
“相比较年轻人更追捧的小众品牌 , 雀巢更着重于打下根基 。 ”杨妍说到 , 新兴的咖啡品牌是在电商渠道开始发力 , 渠道会选择自己的用户 , 年轻人用本身就是电商的用户 , 但是这些品牌很难看到线下的铺货 。 因为这些咖啡品牌想要进入家乐福、物美甚至三四线的超市都需要进场费 , 而小体量的咖啡品牌没有能力铺货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雀巢仍然稳固地占有中国速溶咖啡市场的40% 。
张书乐也认可上述观点 , 其表示 , 在以上海为典型的一线城市 , 雀巢的确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 但是在消费选择有限的部分小城镇 , 雀巢还有一定的市场 。
杨妍进一步解释说到 , 仅从电商这一细分领域去看的话 , 的确会有一些“能打”的品牌超过雀巢 , 但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 , 雀巢的年销量远高于这些品牌 , 在很多线下购买渠道 , 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中 , 大家买得到雀巢却买不到这些网红咖啡品牌 。 很多县城的人群不会选择这些咖啡 , 这些刚成立的品牌也没有能力把产品延伸到县城里 。
正如消费者在微博上的吐槽 , “楼下小商店只能买到雀巢咖啡” 。
雀巢速溶咖啡,还有人喝吗?
文章图片
微博截图
在中国卖速溶咖啡 , 雀巢是否选择了“躺平”?
中国的咖啡消费量并不算高 , 根据德勤数据 , 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的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为9杯 , 为日本的3.21% , 美国的2.74%及韩国的2.45% 。
在张书乐看来 , 雀巢在中国速溶咖啡领域选择“躺平” 。 “中国市场对于雀巢而言 , 是只要有就可以 , 因为目前中国的咖啡市场没有完全打通 , 只有一线城市培养起了喝咖啡的习惯 , 其它地区都是以茶饮、饮料为主 。 ”在张书乐看来 , 雀巢没必要花费太多精力来孵化中国市场 , 因此可能会等待中国养成了咖啡消费习惯、市场孵化起来后再重新“杀回战场” , 用低价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匹配掉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