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搜狐的昨天、今天、明天

docker|搜狐的昨天、今天、明天

文章图片

docker|搜狐的昨天、今天、明天

文章图片

docker|搜狐的昨天、今天、明天


撰文 | 耳 令
编辑 | 珏 珏
近日 , 搜狐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 。
财报显示 , 搜狐一季度总收入为1.93亿美元 。 其中 , 品牌广告收入为2400万美元 , 在线游戏收入为1.58亿美元 。 归于搜狐公司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900万美元 。
搜狐这一季度的营收表现并不算差 。 但与这些年频出的高增长神话相比 , 搜狐作为中国互联网公司最古早的楷模之一 , 总是自然而然地被划入了与巨头对比的梯队之中 。
但大多数人都忽略了 , 为什么“朝阳”至今依旧升起?
明天 , 王者必须依旧?1999年 , 崔永元把谈话节目《实话实说》搬到了那年春晚的直播间 。
赵本山和宋丹丹所扮演的“白云”与“黑土”两位老人 , 在节目上回忆了改革开放前后发生在乡村的巨变 。
借着两位老人的视角 , 这个名为《昨天、今天、明天》的小品给了时代发展一个特别的侧写 。

小品里那些绵里藏针的笑料 , 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 比如“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又如所谓的“距离产生美” , 就是住进二层小洋楼 , 吃饭打电话 。
这种旧思想努力迎合新时代所产生的错位感 , 在小品里是笑料 , 在小品外却暗含着真实的“中国节奏”:生活在一个急速发展的社会里 , 人们总是想要跟上时代的期许 , 但内在情感却可能是“掉队”的 。
《昨天、今天、明天》出品这一年 , 也恰是搜狐意气风发的日子 。 搜狐推出了新闻及内容频道 , 由此开启了中国互联网门户时代 。
张朝阳因为奠定了综合门户网站的雏形 , 一度被新闻界称作“中国的比尔·盖茨” 。
当时美股投资人对搜狐的定义是“中国最好的传媒互联网公司” 。 人们一提起搜狐 , 联想到的是雅虎 。
此后 , 中文互联网的发展一日千里 , 疾驰飞奔间 , 搜狐也经历了许多跌宕起伏 。
从2000年上市到2008年成为奥运合作伙伴 , 搜狐经历了八年“黄金时期” , 股价也一度傲立门户网站 。 但随着门户时代结束 , 搜狐的境况开始急转直下 。
张朝阳对于门户衰落早有预判 , 很早之前就从内部剥离出了搜索、游戏和视频业务 , 其中 , 游戏业务的畅游和搜索业务的搜狗分别在2009年和2017年上市 。 搜狗也在去年9月与腾讯完成了股权转让 。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 搜狐的昨天 , 拿到的是一个王者的剧本 。 但由于错过了一些时代的风口 , 搜狐的今天 , 在舆论场中渐渐失去优势 。
因此 , 人们看待搜狐的明天 , 也总是无法脱离往日的语境 。
一家二十出头的互联网企业 , 如若无法在第一梯队里血战 , 似乎自然而然地就会与“老迈、传统”等标签联系在一起 。
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必须结婚、四十岁必须走上事业巅峰一样 。
在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里 , 事业曲线必须和年龄呈递进关系 。 年长者一旦被后来者超越 , 会更大几率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 。
假如此人在年轻时曾有过巨大的辉煌 , 那么即便此时他活得足够自洽 , 在外界看来 , 也不过是一种自在的“荒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