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概况


鄂温克族概况

文章插图
民族概况
历史上异地而住的鄂温克族居民 , 曾分别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 。1957年 , 根据本民族意愿 , 统一民族名称为鄂温克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 , 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陈巴尔虎旗、布特哈旗、阿荣旗、额尔古纳左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及黑龙江省讷河县等地 。人口少而分布广 , 多与蒙古、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族交错杂居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其主要聚居区 , 地属大兴安岭西侧缓坡和草原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 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505 。使用鄂温克语 , 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 , 分海拉尔、陈巴尔虎、敖鲁古雅三个方言 。没有本民族文字 。牧区学校通用蒙古语、蒙古文 , 农业区和靠山区通用汉语、汉文 。
据考古学和人类的研究 , 早在公元前2000年 , 即铜石器并用时代 , 鄂温克族的祖先就居住在外贝加尔湖和贝加尔湖沿岸地区 。在黑龙江 , 七游 , 石勒喀河洞穴中发现了具备鄂温克族体质特征的头盖骨 , 与头盖骨一起还发现了贝加尔湖地方特有文化与装饰 。符合鄂温克人的传说 。传说中鄂温克人的祖先生活在勒拿河、“拉玛”湖(即贝加尔湖) 。另一传说 , 他们的故乡在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 。总之 , 鄂温克人生活在贝加尔湖以东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山林中 , 使用弓箭、扎枪 , 从事打猎和捕鱼 。食物用火烧着吃 , 或把石头烧热 , 放入盛水的皮桦桶中煮肉吃 。取火用两块石头打击出火星 , 用桦皮纤维引火 。住桦树皮盖的“撮罗子” 。当时正处在母权制氏族社会阶段 。他们的族源 , 可以追溯到北朝与隋唐时期室韦各部中的某些地理、习俗与鄂温克族有渊源关系的部落 , 特别是其中的‘‘北室韦”、“钵室韦”、“深未沮室韦” , 以及唐代在贝加尔湖东北苔原森林区使鹿的“鞠”部落等 。后来 , 他们向东发展 , 其中一支来到黑龙江中游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津)一带 , 明代文献中记述的“乘鹿出入”的“北山野人” , 一般认为即鄂温克与鄂伦春人的直接祖先 。清代文献中的“索伦部” , 广义包括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 , 专指则是鄂温克族 。此外 , 称为“索伦别部”的“喀穆尼堪” , 也指鄂温克的一支 。
【鄂温克族概况】在沙俄殖民者入侵黑龙江流域以前 , 上述各部的鄂温克居民都已归顺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大汗政权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以前 , 即已在鄂温克地区确立管辖制度 , 以后又日趋严密 。清廷将鄂温克族以氏族为单位编成“佐” , 选拔了佐领等官 , 每年向清朝进贡貂皮 。17世纪中叶后 , 由于沙俄的侵略 , 清朝将鄂温克族迁到大兴安岭嫩江各支流(甘河、诺敏河、阿伦河、济心河、雅鲁河、纳莫尔河等)流域居住 。这是“布特哈打牲部”之一 , 共分5个“阿巴”(即围猎场) 。雍正九年(1731)将5个围猎场的鄂温克壮丁按住地规定旗色 , 编成八旗 。次年 , 清朝从布特哈地区抽调1600多名鄂温克族兵丁 , 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草原 , 驻守边防 。其后代即现在居于鄂温克族自治县的鄂温克族 。清廷还曾派鄂温克族的八旗官兵驻防爱辉、墨尔根、齐齐哈尔、伊犁、塔城、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乌鲁木齐等地 。他们在维护祖国的统一、保卫边疆方面作出了贡献 。1732年 , 清朝从布特哈地区抽调一千六百名鄂温克兵丁 , 携带家属迁至呼伦贝尔草原地区 , 其后裔就是今天的鄂温克族自治旗的鄂温克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