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北昆

北方昆曲简称“北昆”,是我国古老戏曲声腔昆山腔的一个分支 。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东部一带 。因长期与弋腔(高腔)联合演出,故称“昆弋腔” 。辛亥革命后,曾有人称其为“高阳昆曲”,建国后改今称 。
昆腔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已流传到北方 。清初,江苏的昆曲班社和艺人不断北上献技,清政府曾把昆曲称为“雅部”,搬演于内廷 。乾隆、嘉庆(1736-1820)以后,被称为“花部”的秦腔、徽调、汉调相继进京,昆曲便逐渐衰落下来;至道光年间(1821-1850),民间已无纯粹的昆曲班社,艺人中一部分返回南方,一部分依附于徽班,与皮黄艺人合作,后来发展成为京剧中的“京昆”一派;另一部分则采取昆、弋(高腔)同班兼演的方式,向冀中、冀东一带发展,与当地民间艺人合流,逐渐形成北方昆曲这一支派 。
同治(1862-1874)初年,醇亲王奕还,在府邸设立了一个兼唱昆、弋两腔的王府家班安庆班(后改名恩荣班) 。光绪十六年(1890)醇亲王去世,恩荣班解散,大部分艺人回到故乡,在家乡活动,并传授了大批青年子弟 。
【中国戏剧—北昆】原恩荣班昆曲艺人徐廷璧,在离开醇亲王府后,到了京东滦州稻地镇与耿兆隆合组同庆社,在农村进行演出 。后来玉田县也办起了益合科班,培养了不少着名演员,如霸县的子弟会,获鹿的和粹班等 。这一时期北京城内的昆曲活动又有所恢复,宣统元年(1909),肃亲王善又招徐廷璧、王益友等复组安庆社昆弋班,演出于东安市场东,徐廷璧率班赴京东一带演出 。辛亥革命后,因受北京政局变化影响,活动逐渐减少 。有些班社因经济收入不足,难以维持,而先后解散,只剩下少数班社,偶尔在节日或庙会期间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