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徽州妇女生育,有许多莫名其妙的清规戒律和风俗习惯 。如在妊娠期间,孕妇不能将裤子“张口”朝天晾晒,更不能晾在屋外过夜 。不能看丧葬、尸体,不能看砌墙时开窗户、门户;不能看砌锅灶时开灶门、炉孔等 。饮食方面,不能吃猪肝、鸡肝,否则会导致产后无奶或少奶 。还有一些诗 。还有一些诗礼世家,更教育女儿、媳妇在孕期内“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口不出恶言”,实行古人所谓的“胎教” 。妇女生育习俗,更是形形色色,如孕妇临产钱,娘家要作“催生”;小孩出生要向岳家报喜;产后三天要请喜酒做“三朝”;这天还有给孩子取名,婴儿满月,要办“满月饭”请客,新生儿第一次走亲戚俗称“移窝”;小孩周岁,让其随意抓物,推测他长大后的智商,谓之“抓周”等等 。
催生 产妇临盆前,娘家要备好新生婴儿软帽(俗称“被窝帽”),和尚衣(无领,无钮扣,以绳带连系的小人衣),包裙,口涎围、小鞋袜、尿布、红枣、红糖、鸡蛋等物,于月初一或十五送至婿家,俗称“催生” 。按照黟县的习俗,送“催生”时,在路上还需戴伞遮天,不能说一句话 。据说“催生”衣物,有神灵护送,报日后平安,故不让天色人语惊扰神灵,以图安康、吉利 。
【古徽州生儿育女习俗】报喜 孕妇临产由“接生婆”接生时,需叱退杂人,同时要打开所有房门、橱门的锁,此寓“松关”,祈愿降生顺利 。由于没有助产技术及设备,所以遇上难产,唯有烧香磕头,束手待毙,别无他法 。婴儿顺利落地后,男家要备水酒、红蛋送外婆家报喜 。黄酒满壶,壶嘴朝前为男,壶柄朝前为女,一看便知 。亲族中每户,分送鸭蛋四个或八个、十二个,许双不许单,折半时也必须是双数 。黟县的习俗是生女儿则默不作声,生男孩,常点放鞭炮,焚香祭祖,并染红鸡蛋,填写红单,由男人送至岳家报喜,接受亲戚和邻居的祝贺 。
三朝 小孩出生地三天,请公婆或产婆用艾叶水给小孩洗澡,称“洗三朝”,故称“汤饼之喜” 。婴儿洗沐更衣见客,邻里亲族前来贺喜,为“做三朝”,主人家还要请上“三朝酒” 。
取名 孩子一般在“三朝”取名,也有不拘时日,一般宜早不宜迟 。孩子分乳名和大名(又称学名) 。
满月 婴儿满月,要剃胎发 。剃毕,取熟鸡蛋去壳,在婴儿头顶上滚动数下,据说是为解除胎气 。家中要请“满月酒”,产妇报婴儿出房拜见宾客,有些产妇要回娘家调养,也于满月启程 。
移窝 婴儿第一次走亲戚必须到外婆家,俗称“移窝” 。外婆家置酒宴迎接,外婆给婴儿挂“长寿百岁钱”,并抱婴儿至锅灶前,沾锅底黑烟焦少许,涂于婴儿鼻尖,以示像猫狗一般易于长大成人 。还馈送万字糕,以示孩儿成年后步步高升 。
抓周 孩子满周岁,要做“生日”,行“抓周”礼 。抓周时桌上置一竹匾,内放糕点、书、笔、印章、算盘、铜钱、化妆品、玩具等,让孩子任意抓取,以此预卜他长大后的爱好和前程、命运 。俗称“周岁定百岁” 。如果抓的是书、笔,就预示将来有志读书,是位文人学者;如果抓印章,就预示将来要做官,如果抓铜钱、算盘,就预示今后是从商赚钱;如果抓糕点、玩具、化妆品,就预示孩子将来是花花公子,游手好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