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牌生产、为网红打工,蕉下们的防晒故事还能讲多久?


撰文/于嘉
编辑/李可馨
题图/IC Photo

夏季来临 , 气温逐渐升高 , 防晒产品成为出行刚需 。在卷风盛行的新消费产品中 , 防晒产品在满足功能性的基础上还要成为穿搭神器、颜值在线的装饰品 。
4月份 , 蕉下提交了招股书 。一把防晒伞卖到200多元 , 蕉下凭借黑科技、高颜值、防晒降温的胶囊小黑伞出圈 , 被调侃为伞届爱马仕 。
而蕉下的代工厂 , 一把伞仅卖到20、30元 , 贴上蕉下的品牌 , 一把伞的价格可以翻10倍 。
但这些打着高科技的防晒伞、防晒衣却没有把成本放在研发领域 , 而是把钱砸向了营销 。蕉下成立初期 , 定位于满足年轻女性消费者对户外的防晒需求 。在黑科技防晒的概念下 , 客单价200元的双层小黑伞出现在大众面前 。
明星代言、社交媒体KOL投放以及着重线上渠道的销售等方式 , 成为蕉下的破圈之路 。但重营销轻产品的特点依然被行业诟病 , 也被业内称为智商税产品 。


01.从小黑伞到户外品牌
2013年 , 马龙和林泽两位80后理工科男生创建了防晒品牌蕉下 , 取自“芭蕉叶下好乘凉” 。
公开资料显示 , 马龙主修材料与工程专业 , 2011年从香港理工大学辍学创业 。林泽的专业是信息与通信工程 , 曾在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系统技术公司就职 。2013年 , 马龙与林泽开始经营天猫旗舰店 , 推出了首款防晒产品小黑伞 , 以讨女性欢心的颜值和科技概念在伞届出圈 。
除防晒功能外 , 这款小黑伞符合年轻人审美心态 , 外层涂黑给外人看 , 内层花色纹路让自己看得开心 。用了两年这款小黑伞的Wendy告诉我们 , “虽然当时买的贵 , 但质量还可以 , 比其他伞耐用 。”
然而 , 只做防晒伞可以看到明显的天花板 。公开数据显示 , 我国现有的伞具生产企业已经超过了2000家 , 但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只有31家 , 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企业也仅有200家左右 。伞具企业的集体“低调发展” , 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伞具市场发展空间的相对狭窄 。
而中国的鞋服市场却存在巨大潜力 。
仅靠季节性需求极强的防晒伞并不能满足蕉下的销售需要 。鞋服市场、帽子等都是蕉下在小黑伞之后的品类拓展 。
2017年 , 围绕防晒场景 , 蕉下开始推出防晒口罩、服装、帽子等品类 。然而口碑却值得商榷 。有买过蕉下帽子和袜子的用户表示 , 质量一般 , 徒有其表 , 买过之后表示不会再买 。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 , 从2021年至2026年 , 防晒服饰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以9.4%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 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8亿元 。2021年国内伞具行业市场规模不足85亿元 , 防晒服饰市场却高达611亿元 。
中国鞋服行业的新兴品牌因其独特的品牌价值观、高品质及高性价比的产 品、贴近年轻一代的需求、全渠道销售网络及创新的营销 , 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认可及青睐 。 
【贴牌生产、为网红打工,蕉下们的防晒故事还能讲多久?】由于生活观念的转变、政策引导、冬奥助力等因素驱动 , 非竞技类运动和户外活动热度持续增长 , 带动运动及泛户外鞋服市场高增长 。
看到了明确的市场需求 , 蕉下也在2021年 , 由防晒品类到城市户外全品类的横向拓展 , 推出马丁靴、帆布鞋、休闲鞋及运动鞋等非防晒品类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