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虚拟人的未来:提升服务行业人效,有望向超人化阶段发展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雷强
专家解读虚拟人的未来:提升服务行业人效,有望向超人化阶段发展】元宇宙概念的大火带动了很多人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 与元宇宙紧密相关的虚拟数字人热度也在提升 。 在技术的迭代推进和互联网巨头的加持下 , 虚拟人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共视野 。 目前 , 据量子位智库发布的《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预计 , 到2030年 , 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 这引来不少互联网企业加速在虚拟人领域的投资布局 。
如此庞大的市场空间背后 , 数字虚拟人在应用层面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国内企业发展数字虚拟人技术将面临怎样的痛点和不足?市场层面 , 又该如何平衡数字虚拟人和真人在实际场景中的协作与运用?
近日 , 封面新闻新经济与科技部推出“虚拟人的未来构想”系列报道 。 采访人员专访了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沈阳、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胥正川、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丰 。 他们分享了对数字虚拟人发展的观点 。
国内虚拟人迎来发展契机
有望向超人化阶段发展
目前 , 从产业链看 , 国外与国内在上游技术水平、产品模式、以及下游落地场景均有一定差异 。 有业内人士预测 , 在未来的元宇宙中 , 虚拟人数量将会超过真人数量 , 可能会超过100亿 , 如此多的虚拟人对应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和机遇 。 对于国内市场而言 , 发展数字虚拟人在迎接发展契机的同时 , 也面临诸多挑战 。
专家解读虚拟人的未来:提升服务行业人效,有望向超人化阶段发展
文章图片
清华大学沈阳认为 , 在国内的虚拟人赛道上 , 有三个方面需要进一步强化:首先 , 在虚拟人的基础建构引擎方面需进一步强化 。 “在虚拟人的底层技术上 , 以应用接口的方式供其他的开发商调用层面 , 国内虚拟人的研究比较缺乏”;其次 , 虚拟人不仅仅要有一个好看的外貌 , 还要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 “目前 , 国内虚拟人在多语种方面处于劣势 。 我们中文做得不错 , 但是在多语种方面 , 还需要有更好的国际视野来跟国际厂商进行竞争 。 ”
另外 , 虚拟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拟人化 , 主要是像人;第二阶段同人化 , 跟人差不多;第三阶段是超人化 , 比人更强 。 目前 , 虚拟人处在一个降低成本 , 快速提高精度的阶段 。 虚拟人在元宇宙体系当中 , 它还可以跟智能合约相结合 , 向超人化阶段发展 。
伴随元宇宙概念爆发红利
企业应聚焦“有用性”和“易用性”
事实上 , 在企业侧 , 虚拟人背后的商业模式呈现出一种不成熟的状态 , 更多的还是人们对新技术、新业态的一种好奇、验证、尝试 。
专家解读虚拟人的未来:提升服务行业人效,有望向超人化阶段发展
文章图片
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丰
在田丰看来 , 国内企业发展数字人技术仍表现出生成能力不强 , 驱动能力不强 , 服务能力不强三大痛点 。 “纯人工设计数字人耗时长、成本高 , 与传统影视制作并无差异 。 ”田丰表示 。 基于AI算法能够大幅提升数字人产量和生产速度 , 能够将设计师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 实现“数字人工厂”、“数字人生产线” , 进而提高数字人生成能力;此外 , AI数字人能够通过算法 , 实现“人驱动数字人”(半自动)和“AI驱动数字人”(全自动) 。
近年来 , 伴随着元宇宙概念爆发的红利 , 越来越多的虚拟数字人步入大众视野 。 当前 , 虚拟数字人技术和理论日渐成熟 , 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 可广泛与各行业领域相结合 , 商业化模式虽未完全成熟 , 但也在向多元化方向持续演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