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张家界花灯戏

张家界湘西花灯戏,流行于湘西 。民间习惯称为麻阳花灯、桑植花灯、保靖花灯等,都是同阳戏、傩戏相结合发展成的花灯戏 。湘西花灯戏前身花灯,因脱胎于灯节赛会而得名 。吉首叫“调花灯”,桑植叫“打花灯”,永顺叫“地花灯”等 。
花灯在形成了载歌载舞的形式以后,艺人们经过多年实践,将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和民间武术加以艺术加工,创造和发展了风格不同的文、武花灯 。文花灯秀丽洒脱,武花灯健美刚劲 。
湘西花灯戏初步形成,并首先出现在今凤凰、麻阳一带,是在清咸丰、同治年间 。当时,阳戏、傩堂戏、辰河高腔、常德汉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给花灯一定的影响,于是以歌舞演唱为主的花灯在内容上有了新的发展,即将民间故事和其它剧种的剧目改编为花灯戏演唱,如《香莲闯宫》、《山伯访友》等 。湘西花灯戏的唱腔曲调,多源于民歌、小调 。对子花灯和花灯小戏的唱腔多半套用灯调,曲调保持民歌的结构特点,戏曲化程度不同 。由于题材的不断扩大,行当增多,唱腔曲调则广采博纳,融阳戏、傩戏、曲艺、高腔以及其他戏剧剧种曲牌于一炉而综合发展 。
【湖南张家界花灯戏】平江的花灯戏原名“灯戏”,外地也有称之为“平江花鼓戏”的,是湘北花灯的代表 。湘北花灯戏的特征:一是带有即兴发挥性的表演 。二是仍具有花灯表演的痕迹 。三是吸收了说唱艺术的说和做 。四是从民间歌舞中汲取表演技巧 。平江花灯戏,流行于平江县境及浏阳东乡一带,以歌舞形式演出叫地花鼓;以戏剧形式演出则称花灯戏,即平江花灯戏 。平江花灯戏的剧目有100多个 。大多与花鼓戏相同 。
嘉禾花灯戏,也就是湘南花灯戏,流行于舂陵河两岸 。桂阳叫“对子调”,郴县称“地花鼓”,嘉禾叫“花灯” 。嘉禾花灯戏的剧目有100多个,其中有轻松活泼的农村生活小戏,如《看花》、《打鸟》等,更多的则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间故事的整本戏,如《苦茶记》、《金钏会》、《打铁》、《刘海戏蟾》等等 。
花灯戏来自民间,剧本人物少,情节比较简单, 唱词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欢快明朗,表演动作活泼风趣,歌舞味很浓,多以表现生活的小喜剧见长,充满了泥土的芬芳 。
剧目方面,几种花灯戏也各有特点 。湘西花灯戏的传统剧目比较少,流行比较广的有《捡菌子》、《盘花》、《扯笋》、《王三卖货》、《卖花》等 。湘北花灯戏的剧目比较多,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灯戏艺人集体创作的剧目 。二是艺人们依据传统剧目移植、改编的一些剧目 。湘南花灯戏随着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剧目也不断增多 。历代艺人从社会生活和民间故事中吸取素材,创作了不少的剧目 。此外,花灯戏在湘南乃至粤北一带流传,与其它剧种在交流吸收移植的过程中也丰富了花灯戏的剧目,据不完全统计,湘南花灯戏传统剧目约有130多个,其中大戏59个,中型戏33个,小戏剧目40余个 。此外,还有对子调节目40个 。
音乐方面,湘西花灯戏声腔主要来源是灯调,同时,也大量运用民歌小调为戏中的唱腔 。本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专业剧团的相继建立,剧目空前丰富,音乐也从主要为曲牌体发展为曲牌体、板腔体和综合体三者并存的音乐体制,吸收丰富了打击乐,增强了音乐表现力,使戏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 。湘北花灯戏声腔分正调和小调两大类,另还有一种古老的尺调,仅一支曲子 。伴奏乐器分为文、武场面,有大琴、套胡、战鼓等 。湘南花灯戏音乐源于当地民歌、小调及其他民间歌曲 。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和融化风俗音乐和外来的曲调 。湘南花灯戏的过场音乐可分为吹打曲碑和丝弦曲牌两种 。湘南花灯戏的打击乐,源于当地民间的打击乐,随着花灯戏艺术发展,引用和变化了一些祁剧的锣鼓点子 。
在表演艺术、脚色行当、舞台美术方面,这三种花灯戏也各呈特色 。湘西花灯戏在表演艺术上继承了花灯歌舞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态的扇法、幽默风趣的矮桩身段 。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把各种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的不同动态,经过提炼加工,艺术地体现在这些“套子”和“圈子”中 。新中国成立之后,花灯戏得到新生和发展 。湘南花灯戏对传统剧目和音乐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创作了一批新剧目,不断提高了演出质量,涌现出了《划线》、《十月花》、《张木匠和妻》、《十月小春》等一批优秀的剧目,参加省、地级会演 。湘北湘西花灯戏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在最近的十几年里,湖南花灯戏又有了许多的发展 。不少专业和业余剧团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创作出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剧目和挖掘整理出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内容的传统剧目,湖南 为湖南花灯戏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