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端午节习俗

宁波乡间称端午节为“端五”,也叫端阳 。宁波谚语有:“五月端午晴,烂草刮地塍 。五月端午落,燥谷燥草好进屋”;“端午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亦美然”;“若要芋艿大,端午要削过”等,这些有关农业、气象的民谚,今天用于预测天气倒未必准确,但其中蕴涵着浓浓的浙东乡风乡韵,使人觉得家乡的端午分外亲切 。
老宁波过端午,有粽子、香袋、雄黄酒的浓浓香味,也有菖蒲、艾草带来的田野清香,还有佩香袋、系长寿绳、画额、挂钟馗像、龙舟竞渡等辟邪纳福、攘毒防疫的忙碌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习俗早已淡化,有些习俗则绵延至今 。
“五月白糖揾粽子”
如今一年四季都可吃到粽子,吃粽子似乎不再是端午节的专利了 。可是,裹粽子、吃粽子、互赠粽子一直是宁波最有代表性的端午习俗 。宁波民谣《十二月节气歌》中有“五月白糖揾粽子,六月桥头摇扇子”,还有“酒入雄黄粽子香,要尝味道到端阳”的说法 。宁海的《节俗谣》唱道:“清明吃艾草,四月八日吃柴脑(乌饭麻糍),端午笋壳包,六月六尝新吃麦糕……”说明吃粽子是端午食俗 。宁波老话讲“吃过端五粽,还要冻三冻”,或者说“吃过端五粽,棉袄勿可送”,意思是吃了端午粽子,还有较冷的天气,要注意保暖 。
宁波人包的粽子与别处不同,宁波箬壳粽用的是老黄箬壳(毛竹壳)或用青竹壳,不像别处用芦苇叶、菰叶(茭白叶)、芭蕉叶等裹扎;宁波粽子是稠粘适口的碱水糯米粽,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白粽子;宁波粽子包扎成棱角分明的四角枕头形,不同于别处的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宁波粽子以糯米粽为主,不同于别处以高粱米、黄黏米、粘玉米等裹的 。宁波粽子品种花样繁多,有碱水粽、赤豆粽、绿豆粽、豇豆粽、红枣粽等素粽,也有火腿等荤馅料 。
粽子煮熟后,剥去箬壳后的四角糯米粽,因碱水浸泡的缘故,晶莹剔透犹如田黄石,清香扑鼻,蘸上少许白糖,吃起来又糯又稠 。过去宁波有关端午吃粽子的“绕口令”是这样唱的:“一只粽子四只角,解缚(音“婆”)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音“笃”),直哒咽落;两只粽子八只角,解缚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直哒咽落;三只粽子十二只角……”虽说是计数的童谣,却道出了宁波粽子滑溜爽口的特点 。
从前端午粽子是主妇们自家裹的 。据宁波《时事公报》1930年5月7日报道,当年宁波城中曾举办过端午粽子赛会 。宁波的巧妇们将在家中预先做好的粽子集聚一堂,供宾客观赏品评 。粽子的式样有鸳鸯枕、凤头、莲船、石榴,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 。其馅有荤有素,其味有甜有咸,五味杂陈 。最终评定莲船式样为最佳,该粽长约一尺许,粗如玉臂,内掺白糯米、栗子肉、火腿、鸡丝,外裹箬壳,扎以彩绳,编成“请尝”、“端阳”字样,有棱有角,悦目动人 。入水煮熟,去箬切片,盛于瓷盆,遍尝亲友,味极鲜美 。有人赋诗赞云:“未曾剥壳香盈溢,便经入腹齿犹芳 。”
“江厦街”因“江厦侯”黄晟得名
乾隆年间象山人倪象占在《鄮南杂句》中描述宁波人过端午情景:“五月端阳老虎描,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细蘸高粱酒,苍术还须正午烧 。”老宁波一到端午就要到附近田野采艾蒿,到河塘拔菖蒲,扎成艾束菖蒲剑,挂在自家门楣及窗户上 。中午要烧苍术,让中草药的清香气味持续均匀地飘浮在每个角落,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目的是祈求合家平安 。有的还在艾旗下面挂一个大蒜头,艾叶、菖蒲、蒜头被称为“端午三友”,蒜头象征武器铜锤,与蒲剑、艾旗相配合,攘毒防病、斩妖驱魔、镇宅辟邪 。有的人家还要在门口贴上打油诗:“五月初五端午节,诸虫百毒门外歇,若要再想钻进来,请等过了重阳节 。”同蚊子、苍蝇开玩笑,颇具幽默色彩 。
据说,宁波人端午插艾叶挂菖蒲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唐代武官黄晟 。相传,在三江口姚江桃花渡江面,潜藏着一条猪婆龙,出没无常,兴风作浪,吞食百姓,百姓们都不敢坐船渡江 。每年端午前,百姓们要用童男童女、家禽猪羊等投入江中,以乞平安 。这事被武官黄晟知道后,他发誓要除掉这条妖龙 。黄晟(859—909),字明远,鄞县人,唐朝末年武将 。他历任佽飞都副兵马使、左散骑常侍、浙东道东西副指挥使、明州刺史,为官18年间,建明州罗城18里,重造浮桥,深受明州百姓爱戴 。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4月24日,猪婆龙又出来作孽,为保护黎民,黄晟手持长剑,纵身跃入姚江,在江中与妖龙搏斗,血染江面,妖龙虽除,黄将军却因失血过多英勇牺牲,黄晟死时50岁,百姓无不失声痛哭,从此姚江再无妖龙危害 。宋太祖得知此事,在开宝八年追封黄晟为“江厦侯”;宋理宗在淳祐八年加封他为“灵翼侯” 。明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在桃花渡南岸造了一座“佽飞庙”(旧址在今中山广场北侧),四季香火不绝 。每年端午,宁波城家家户户用菖蒲做剑,在菖蒲根雕成黄将军模样,染上雄黄,挂在门前,祈求黄将军神灵呵护 。
宁波人包的粽子与别处不同,宁波箬壳粽用的是老黄箬壳(毛竹壳)或用青竹壳,不像别处用芦苇叶、菰叶(茭白叶)、芭蕉叶等裹扎;宁波粽子是稠粘适口的碱水糯米粽,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白粽子;宁波粽子包扎成棱角分明的四角枕头形,不同于别处的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宁波粽子以糯米粽为主,不同于别处以高粱米、黄黏米、粘玉米等裹的 。宁波粽子品种花样繁多,有碱水粽、赤豆粽、绿豆粽、豇豆粽、红枣粽等素粽,也有火腿等荤馅料 。
粽子煮熟后,剥去箬壳后的四角糯米粽,因碱水浸泡的缘故,晶莹剔透犹如田黄石,清香扑鼻,蘸上少许白糖,吃起来又糯又稠 。过去宁波有关端午吃粽子的“绕口令”是这样唱的:“一只粽子四只角,解缚(音“婆”)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音“笃”),直哒咽落;两只粽子八只角,解缚脱壳,抲筷割角,白糖一沰,直哒咽落;三只粽子十二只角……”虽说是计数的童谣,却道出了宁波粽子滑溜爽口的特点 。
从前端午粽子是主妇们自家裹的 。据宁波《时事公报》1930年5月7日报道,当年宁波城中曾举办过端午粽子赛会 。宁波的巧妇们将在家中预先做好的粽子集聚一堂,供宾客观赏品评 。粽子的式样有鸳鸯枕、凤头、莲船、石榴,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 。其馅有荤有素,其味有甜有咸,五味杂陈 。最终评定莲船式样为最佳,该粽长约一尺许,粗如玉臂,内掺白糯米、栗子肉、火腿、鸡丝,外裹箬壳,扎以彩绳,编成“请尝”、“端阳”字样,有棱有角,悦目动人 。入水煮熟,去箬切片,盛于瓷盆,遍尝亲友,味极鲜美 。有人赋诗赞云:“未曾剥壳香盈溢,便经入腹齿犹芳 。”
“江厦街”因“江厦侯”黄晟得名
乾隆年间象山人倪象占在《鄮南杂句》中描述宁波人过端午情景:“五月端阳老虎描,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细蘸高粱酒,苍术还须正午烧 。”老宁波一到端午就要到附近田野采艾蒿,到河塘拔菖蒲,扎成艾束菖蒲剑,挂在自家门楣及窗户上 。中午要烧苍术,让中草药的清香气味持续均匀地飘浮在每个角落,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目的是祈求合家平安 。有的还在艾旗下面挂一个大蒜头,艾叶、菖蒲、蒜头被称为“端午三友”,蒜头象征武器铜锤,与蒲剑、艾旗相配合,攘毒防病、斩妖驱魔、镇宅辟邪 。有的人家还要在门口贴上打油诗:“五月初五端午节,诸虫百毒门外歇,若要再想钻进来,请等过了重阳节 。”同蚊子、苍蝇开玩笑,颇具幽默色彩 。
据说,宁波人端午插艾叶挂菖蒲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唐代武官黄晟 。相传,在三江口姚江桃花渡江面,潜藏着一条猪婆龙,出没无常,兴风作浪,吞食百姓,百姓们都不敢坐船渡江 。每年端午前,百姓们要用童男童女、家禽猪羊等投入江中,以乞平安 。这事被武官黄晟知道后,他发誓要除掉这条妖龙 。黄晟(859—909),字明远,鄞县人,唐朝末年武将 。他历任佽飞都副兵马使、左散骑常侍、浙东道东西副指挥使、明州刺史,为官18年间,建明州罗城18里,重造浮桥,深受明州百姓爱戴 。
【宁波端午节习俗】五代后梁开平三年4月24日,猪婆龙又出来作孽,为保护黎民,黄晟手持长剑,纵身跃入姚江,在江中与妖龙搏斗,血染江面,妖龙虽除,黄将军却因失血过多英勇牺牲,黄晟死时50岁,百姓无不失声痛哭,从此姚江再无妖龙危害 。宋太祖得知此事,在开宝八年追封黄晟为“江厦侯”;宋理宗在淳祐八年加封他为“灵翼侯” 。明州百姓为了纪念他,就在桃花渡南岸造了一座“佽飞庙”(旧址在今中山广场北侧),四季香火不绝 。每年端午,宁波城家家户户用菖蒲做剑,在菖蒲根雕成黄将军模样,染上雄黄,挂在门前,祈求黄将军神灵呵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