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鸣岩花儿会,也称“四月八花儿会”“龙华歌会” 。是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九在甘肃省和政县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松鸣岩举行的花儿会 。为甘肃省著名的三大花儿会场之一 。也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 。松鸣岩花儿会与其它花儿会相比,突出特点是多用乐曲伴奏,系典型的河州花儿形式 。2006年5月20日,松鸣岩花儿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松鸣岩花儿会起源于每年“四月八”(实指农历四月二十八,会期为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举行的佛教龙华大会 。因此,也称“四月八花儿会”“龙华歌会” 。
明代《河州志》写道:“松鸣岩灵湫,州南百里,花草芬芳,有泉号灵湫,岁旱祷雨辄应 。”松鸣岩的寺庙建筑是相当宏伟的,当地老人曾见到洪武年号的石碑 。《和政县志》记有:“创始于1465年-1487年(明朝成化年间),有玉皇阁、菩萨大殿、圣母宫、西方顶、南无台,各栋宇然,皆在石岩之上,岩北有土坡一支,都岗寺在焉……每年四月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开龙华大会,朝拜者累千巨万,香火甚盛” 。清朝进士张和作的《松岩叠萃》为:“叠嶂层峦看不明,/万松积翠锁峥嵘,/楼台偶露林间影,/风雨时听树杪声,/羌笛遥传边故曲,/雪山寒接暮云横,/登临应有孙登啸,/半岭斜阳鸾风鸣 。”咏出了松鸣岩的雄姿,其中“羌笛遥传边故曲”一句,既点明了人们吹“咪咪”的情形,也道破了花儿和羌笛悠久的历史 。清朝痒生祁奎元在《游松鸣岩》的诗作中首记“唱牡丹”的情景:“松鸣佳景除尘埃,/一度登临一快哉,/石磴疑从云际上,/天桥浑向画中排,/林藏虎豹深山古,/路接羌戎绝径开,/我亦龙华游盛会,/牡丹听罢独徘徊 。”还在他作的《松鸣岩古风》中写有:“老僧新开浴佛会,八千游女唱牡丹” 。诗句 。可见当时松鸣岩龙华会和花儿会的盛况,这也是花儿会见诸于文、字的较早记载 。
松鸣岩位于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城南23公里的吊滩乡小峡风景区之中,景区由西方顶、南天台、玉皇峰、鸡冠山四峰组成,是甘肃省著名的三大花儿会场之一,也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 。这里四峰并峙,古松参天,野牡丹开满山坡,是历代殿宇楼阁、亭榭飞桥荟集之地 。据记载,早在元代,就有人在这里开窟塑像,修行隐居 。公元1465年—1487年(明代成化年间),在这里先后修建了玉皇阁、菩萨殿、圣母宫、独岗寺等殿宇,凿通了登山石阶和接峰天梯 。这些殿宇大多建在三峰的悬崖峭壁之上,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十分险要壮观 。
相传很早以前,松鸣岩山青水秀、河滩也开满多姿的牡丹 。在明成化元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和政县吊滩乡有位猎人经过这里,看见一个美丽的姑娘在河边洗浴、唱歌,歌声象流淌的河水,婉转甜美,也象雄伟的山峰高耸云端 。猎人被歌声迷住了,他就躲在树林中悄悄地学,并情不自禁地唱出声来 。姑娘听见有人,急忙披衣向山上跑去,猎人也紧跟在后面,到山坡树林时,姑娘不见了,正当猎人失望的回头时,忽从山腰传来姑娘的歌声,猎人转身上山,赶到山腰,歌声又从山顶飘来,猎人又翻越山岭,攀登到山顶,歌声未绝,但不见姑娘的影子 。这时从山下、山腰、东山、西顶等各处都响起了姑娘的歌声,猎人依歌而行,四处寻找,但再也没有见到姑娘,直到天晚时,唱着学下的歌回到了村庄 。
猎人把感人的奇遇告诉给乡亲们,把学到的歌教唱给众人 。大家都认为是天仙女下凡传歌,就在松鸣岩修起了菩萨大殿,每年在猎人遇仙的日子,来到菩萨大殿下面的山坡上,演唱仙女传下的歌以作纪念,把松鸣岩也叫成了“唱山”,并把农历四月廿六日至廿八日 (俗称四月八)定为“龙华歌会” 。群众中一直流传着“松鸣岩的神仙爱唱歌,端爱听人们的牡丹”的说法 。因这里野牡丹很多,人们把唱花儿也有叫“唱牡丹”的 。形成了“到松鸣岩可以不烧:香瞌头,但一定要漫花儿”的习俗 。人们想用花儿敬仙女,以讨得仙女的喜欢,从而达到仙女保佑的目的 。
耸立在临夏州和政县陡石关口的松鸣岩花儿会,是河州花儿的传统会场 。松鸣岩花儿会,有独唱、对唱、齐唱、咪咪独奏等演唱形式,并有自制的四弦子、咪咪等乐器伴奏,其内容有对新生活的赞美,有对生产劳动的颂扬,有历史故事,更有那美丽动人的情歌 。其演唱曲目繁多,河州花儿的大部分令调,在这里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现,“牡丹令”尤为盛行 。届时,临夏、和政、东乡、广河、康乐、卓尼、临洮、夏河等县回、汉、东乡、藏等民族的歌手云集于此,搭起帐篷,昼夜对唱 。各民族歌手们聚集在山顶上、树荫下、小河旁、丛林间,引吭高歌,漫出美丽的“花儿”,唱出心中的“少年”,歌声响彻山谷,咪咪声此起彼伏,其情境如痴似醉,美不胜收,使人流连忘返 。
松鸣岩花儿会有持续的历史传承性和博大的开放包容性,有固定的演唱时间和场合 。松鸣岩花儿会上,歌手们除了演唱各种河州令外,还有《牡丹令》,演唱地点或在山坡,或在草坪,或在山口,或在林中,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对唱,伴奏乐器有咪咪、四弦子、吱呐、二胡 。
【甘肃-和政县松鸣岩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的形式和莲花山花儿会大同小异,只不过松鸣岩花儿多用乐曲伴奏,系典型的河州花儿形式 。松鸣岩花儿会所唱的花儿也叫和政花儿,属“河湟花儿”“河州花儿”,原本是民间的情歌,称之为“野花” 。经过长期自身发展并在人民群众丰富火热的劳动生活中汲取营养 。因而具有广阔、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 。以前大部分人认为唱“花儿”不是一件好事,并之为“花事”,因为其唱词大都不健康 。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花儿”已从情歌之“性爱”“肉体”中慢慢脱胎而出,它取材于各族群众的劳动生活,表现人们的喜怒,并加以拓展升华,格调和趣味逐渐趋于健康、文雅 。和政“花儿”的曲令一般多用地名或形象化词语命名,多用形象比喻和衬词衬句,比兴起来,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方言特点,这就是“令” 。如“河州大令”、“水红花令”,“大眼睛令”,“下四川令”等等 。在河州型花儿中“令”有近百种之多 。
和政花儿歌词运用的就是当地地方汉语方言,语言朴素,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一首“花儿”的曲令是由起音、上乐句、连接性衬句、下乐句和落音五部分组成,起音也叫引子,指歌唱开始的呼唤性衬词开腔 。
“花儿”的声调高吭而悠长、粗犷、豪放抒情,韵味十足,音域宽阔,跳跃幅度大,大量使用四度跳进,常见曲中“2552”或“3663”式,而且有相当多的跳进七度、八度,甚至十度以上,和大幅度下跳,给“花儿”带来一种独有的艺术魅力 。
它的唱法有三种:“尖音”、“苍音”、“尖苍音” 。
- 甘肃-武威攻鼓子舞
- 甘肃端午节习俗
- 甘肃千年古井“见钱眼开”
- 回族的开斋节
- 天祝藏族的白色崇拜
- 甘肃春节习俗
- 玉门关的传说
- “白马人”民俗文化
- 本文转自:甘肃鼎立信张家川县人民法院已开通律师服务平台在线阅卷功能|律师阅卷一次不用跑 诉讼服务平台开通便民新功能
-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甘肃庆阳的风光电这几年得到了大力发展|咩~数羊用上了大数据!“东数西算”给老区打开数字经济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