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沿海地区渔民在生产、语言和行为中 , 规矩很多 , 世代相传 , 约定俗成 , 规范着渔家的生产和生活行为 。这与过去生产工具落后、抗风险能力差、科技不发达、海上生产的风险大有直接关系 。大都是在期盼安全与丰收的心理作用下形成的 。
【山东日照渔家风俗】父子不同船
过去的渔船 , 抗风浪能力差 , 渔业生产危险性大 , 每当出海 , 则是“脚踏三块板 , 性命交给天” , 为支撑一个家庭 , 同一家庭成员不得在同一条船上作业 。“父子不同船”是渔家世代严守的准则 , 并发展成“父子兄弟不同船” , 以免发生意外亲人同时遇难 。
救人危难
海上作业养成了救人危难的习惯 , 并形成传统世代相传 。只要海上有人发出求救信号 , 一旦被渔民发现 , 就会立即停止自己的工作 , 驱船前往救助 , 不管多么艰难 , 不管多么危险 , 将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 。如遇到海上漂泊了很久 , 断了粮、淡水的船求助 , 则无偿送上 , 一碗饭分开吃 , 一口水分开喝;遇到失去航行能力的船 , 则千方百计将它拖回港口;有船只遇难 , 拼命也要救助他们脱险 。救援者不要感谢 , 不计报酬 , 因为这是老一辈传下来的规矩 。海上生产 , 谁都会遇到个风大浪高 , 三长两短 , 谁见到都应该救助 , 那不光是救别人 , 也是救自己 , 老天爷有眼 , 看得见 。
绝对服从
平日里 , 船老大虽受船员尊重 , 但船员可反驳老大的话 , 特别是年纪大辈分长的船员 , 甚至还能训斥老大 。可一旦出了海 , 老大就有绝对权力 , 船员必须服从 , 半点折扣不能打 , 就是长辈也得俯首帖耳 。特别是遇到风浪天气 , 绝对把分散的意见统一到老大的意志下 , 这样全体船员才能各司其职 , 相互配合 , 步调一致 , 战胜困难 。
安全防护
险恶的生产环境 , 使渔民养成了强烈的安全防护意识 。早年坛子网作业只在近海 , 每次出海不到六个小时 , 有时在海上一顿饭也不用吃 。但为预防碰上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 , 不能按时归港 , 每个船上都有锅灶 , 每次出海都备足粮、水、柴 , 从不存侥幸心理 。出海的衣着即便是新衣服 , 也要附几层旧布 , 象纳袜底一样纳得厚实 , 既挡水又御寒 。这样的裤子称“斗裤” 。上衣不要纽扣 , 大小襟迭搭后塞进斗裤 , 在裤腰处用麻绳扎紧 , 留个活扣 , 一旦落水 , 拉开活扣 , 甩掉衣服 , 以利逃生 。无纽扣的上衣也避免了网的缠挂 。
在渔村及船上搬动物品时 , 绝对不能说“翻过来”或者“倒过来” , 而应该说“打个章” , “调过来”、“调个樯”、“正过来” 。盐不说盐 , 而称“骚” , 意喻怕淹 。离岸远近不说远近 , 离岸远叫“开” , 离岸近叫“拢” 。升蓬叫“掌蓬” , 落蓬则叫“查” 。
- 山东年画之乡杨家埠
- 山东杨家埠风筝
- 山东烟台婴儿降生的民俗:添喜
- 山东滨州惠民县的胡集书会
- 山东滨州习俗禁忌
- 山东滨州节令习俗
- 山东滕州国际墨子文化节
- 中国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国际宝石节
- 山东菏泽国际牡丹节
- 山东济宁丧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