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是举国上下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而我的故乡——璧山县丁家坳却是举行“吆(驱赶的意思)泥巴鬼”的民俗活动,大凡亲眼目睹过此项活动的人,无不津津乐道 。
丁家坳是璧山县南部的“内陆镇”,地势高,无河流经过,解放前没有水库,就是大一点的堰塘也少有,稍遇天旱,连吃水都是个问题,当然就不会有龙舟赛事 。端午节时,有河的场镇搞得闹闹热热,风风火火,丁家坳却是冷冷清清,死气沉沉 。丁家坳人总要找事情来乐一乐呀,“吆泥巴鬼”的习俗就是一例 。
端午节那天,吃了粽子,过了午后,乡亲们就开始了“吆泥巴鬼” 。
首先是一群十来岁的小男娃儿光着身子,周身糊满稀泥巴,头上戴着用陈艾扎成的草圈,左右两边各插几根状如利剑的石菖蒲,从上场口冲上街来,狂跳乱舞 。“土地公公”穿着吉利服式,跟在“小泥巴鬼儿”后面,手拿草药扎成的扫把,口念“大鬼小鬼回阴间,万家欢乐丁家坳”,到各家吆出魑魅魍魉———这仅仅是序幕,精彩的还在后头 。
大竹杆绑着方桌或几张大餐桌的“阴亭”上,上演用竹条扎制而成的鬼怪戏的片断,如《白蛇传》中的收白蛇等 。紧跟其后的是“阳亭”,上面端坐着川剧玩友,拿着戏曲道具,由十几人抬着,在川剧锣鼓民乐伴奏下演唱一些收妖斩怪的折子戏,边唱边舞,队伍缓缓向前 。尾随“阳亭”后面的是地府的神灵代表,城隍、判官、小鬼、无常,有的光着膀子,脚蹬草鞋,手拿阴叉,有的青面獠牙 。
整个“吆泥巴鬼”活动从午饭后一直持续到太阳落坡才结束 。结束时,扮演者去掉装饰,恢复常人面目 。最后,活动组织者向大家宣布:一切邪恶鬼怪都被吆出镇外,祝愿各家各户安居乐业,财源茂盛,五谷丰登!
【璧山端午节民俗之“吆泥巴鬼”】丁家坳端午节“吆泥巴鬼”的传统活动,从清朝年间一直沿袭到解放前 。这一集戏曲、歌舞、宗教、民俗为一体民间民俗活动,深受当地群众喜爱,2007年已经成功申报为重庆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甘肃天水端午节习俗
- 甘肃岷县闾井地区端午民俗:吃马馍馍
- 端午节生人,男害父,女害母?
- 利川土家人民俗:造房三说
- 长阳土家族民俗文化
- 丽江纳西族特色民俗“化賨”
- 维吾尔族女性带头巾的民俗
- 万盛苗族民俗文化之踩山会
- 彝族“泼水”和“抹花脸”民俗缘起
- 加拿大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