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在南澳

春节习俗在南澳岛,既与大陆相似,但也有独特之处 。
当春节的脚步渐渐近了,澳人便开始忙碌着做春节前的准备工作 。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之前,就要“采囤”和“耙鼎” 。“采囤”就是大扫除,用一枝长竹篙,一端绑着稻草、竹枝和榕树枝,把家里的每个角落,特别是房屋的上部分,平时打扫不到的,打扫干净 。把家里旧的、没用的清除掉 。把龛上的联和桃符撕下来,贴上新的 。“耙鼎”就是把自家的“鼎”拿出来,倒扣在地上,用菜刀或锄头把“鼎”底的灰“耙”干净 。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是“老爷”(即神明)和“灶君”坐马车上天的日子,家家户户备有大桔、米果品、米和给马吃的草做为供品,欢送“灶君”,祈求“灶君”在众“老爷”面前说好话、美言几句,来年家里能得到更多更好的保佑 。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家家产户忙着做米果品,一般有:甜米果、红桃米果、发米果等 。备鸡、鸭、鹅做年货买新用品、买水果(大桔是不可缺少的),买春联、鞭炮等 。家里的主妇会将家里每个人的一件上衣叠放好捆在一起,用红布包围着,抱到庵里或寺庙里“赞福”,意在消灾祈福 。
除夕前,男的要理发,女的要“挽面”,现在的人把发型整理漂亮点,或烫发或染发,焕新面貌迎接新年 。
除夕日,家家户户贴新联、贴门联、贴福字,红红火火的增加喜庆气氛 。这天外出的人要赶回家团聚,除夕夜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吃火锅,以前是用烧木炭的炉,叫做“转炉” 。饭后大人分给小孩压岁钱,大人给老人压岁钱 。以前在农村,除夕夜要先把水缸装满水,米缸填满米,煤油灯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有福”的好兆头 。
除夕夜要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
正月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吃过早饭后,带着大桔出门到亲朋好友家拜年,见面互说大吉大利之类的话,主人献上糖果和工夫茶 。要回来时,主人要换大桔回赠,并赠美好祝福 。有带小孩去的要给小孩压岁钱 。这一天有很多禁忌:早餐要吃素,不能吃粥,否则出门会遇上下雨;不能拿针线、刀,不许打破碗,怕带来不吉利;也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财运;还不能往外泼水和倒垃圾,怕会破财 。
初一早上,锣鼓队敲锣打鼓在乡镇游行一遍 。在单位门口、领导家门口拜年,到庵、寺庙拜年,所到之处,鸣放鞭炮表示热烈欢迎,送上大桔、礼物和红包 。
【春节习俗在南澳】初二中午,家家户户祭拜祖先 。初二、初三,乡镇一般会组织灯谜活动、象棋比赛、篮球比赛等,增加节日气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