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称集市为“街”、“街子”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举行的大理“三月街”,是白族的民族节日,也是吸引远近各族人民的贸易盛会 。外地人对大理的认识大都源于两个出处:一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小说中段皇爷的“一指神功”点出了南昭古国的清远神秘,引人掩卷遐思 。二是拍摄于1959年的爱情电影《五朵金花》,而对大理秀美的风光、千年“三月街”等古朴而浓郁的白族风情却知之甚少 。
【大理三月街:一个延续千年的风花雪月的故事】“三月街”又名“观音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 。古有歌赞曰:“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畅,赛马唱歌做买卖!”大理“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 。据《大理县志稿》记载:“盛时百货生意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桂、黔、藏、泰、缅等地,及本省各州县之云集者殆十万计,马骡、药材、茶市、丝绵、木材、磁、铜、锡器诸大宗 。1991年,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将这个大理各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节",并把“三月街”公休假确定为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地方法定节假日 。
据传“三月街”起源于观音讲经庙会 。在唐代南诏时期,南诏羊苴咩城(即今大理古城),不仅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还是南诏与东南亚诸古国进行文化交流、贸易通商的重要门户 。此时,佛教已传入南诏国 。南诏白族先民,对佛教传说中的观音菩萨十分崇拜 。相传大理苍洱大地原先被一个名叫罗刹的恶魔盘踞,他专以吃人眼为生 。观音大士来到大理,巧妙施展法术,制服了罗刹 。为防止罗刹东山再起,每年三月十五日聚集万人于苍山神祠前(也就是至今不变的街场)讲经说法 。
观音大士为了不让百姓耽误生计,让百姓可以同时做些买卖,因而也就形成一年一度的盛大集市,以至历来也常将“三月街”叫作观音市 。《白国因由》记载:“年年三月十五日,众皆聚焦,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 。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 。”明代嘉靖进士、白族史学家李元阳编撰的《云南通志》中,也有这样的文字记载,“观音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 。自唐永徽间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知是观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也 。
宋代大理国时期,“三月街”成了我国南方最大的马匹、药材交易市场 。大理国第十七代国王段正兴即位于宋高宗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他在位的三十一年间,一方面积极主动与中原王朝修好,一方面大力发展经济 。当时大理国因出产良种马闻名中原,南宋王朝在广西邕州专门设立买马司,进口大理马 。于是段正兴便把“三月街”变成马匹交易市场,每年成交良马1500多匹以上 。史籍记载,马市万商云集,来自湖广、四川的商贩,以丝绸、纸笔、胭脂花粉、人参等百货交换大理的马匹、刀剑、药材以及来自土蕃、西域各国的象牙、犀角、鹿茸等名贵特产,会期长达二十多天 。大理国的相国高量成还在马市设了马擂,也就是赛马,从此“三月街”有了赛马的传统,这时期的““三月街””已发展成我国南方最大的边贸集市 。
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明代就赶过“三月街”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记载:“(三月)十五日,是日为街子之始 。盖榆城有观音街子之聚,设于城西演武场中,其来甚久 。自此日始,抵十九日而散 。十三省货物无不至 。”徐霞客赶““三月街””是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此时大明帝国已风雨飘摇,四年后便灭亡了 。徐霞客看到的是一个经济凋蔽时期的“三月街”,但是十三省及云南省内各民族的货物仍然“无不至”,集市仍然热闹非凡“男女杂沓,交臂不辩” 。
清代的“三月街”,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当时,大理的留日学者李燮羲曾写诗描绘“三月街”盛况:“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 。”足见“三月街”已具有了相当的国际影响 。清代乾隆大理举人师范写的《月街吟》中的诗句有:“乌绫帕子凤头鞋,结队相携赶月街 。观音石畔烧香去,元祖碑前买货来 。”
大理“三月街”是大理地区沿袭千年的民间物资交流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日在大理城西的点苍山脚下举行 。最初它带有宗教活动色彩,后来逐渐变为一个盛大的物资交流会,在云南乃至西南地区颇有影响,是大理地方民俗及节庆中最有代表性的盛会 。《徐霞客游记》记载了“三月街”当时的盛况:“具结棚为市,环错纷纭 。其此为马市,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 。十三省物无不至 。”
每年的“三月街”,白族龙狮队表演、“绕三灵”等民俗文化展演,都是“三月街”文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们从这些浓郁的民俗文化展演中,感受到了无比的欢乐、祥和与热闹 。“三月街”作为白族丰富多彩文化艺术的大舞台,在7天月街期间,歌舞不绝,戏曲连台,到处耍龙舞狮,唱白剧、大本曲、吹吹腔 。白族群众一年中各种节日的民俗文化内容,都可以在“三月街”中得到展出,让人大饱眼福 。传统的赛马、赛龙船、敲金钱鼓、耍霸王鞭、白族古调和民族风味,不仅吸引了州内各族群众前来赴会,还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 。
“三月街”期间,滇、川、藏及周边国家的商贾和游客云集,民族名特产品荟萃 。各族人民载歌载舞,青年男女跳起霸王鞭、八角鼓、双飞燕;老人一对对扶着柳树枝起舞;到处耍龙舞狮,跳麒麟凤凰舞、白鹤舞;唱白剧、大本曲、吹吹腔 。在“三月街”中白族一年中各种节日的舞蹈全部展出,让人大饱眼福 。对歌台装饰得五彩缤纷 。脆生生的歌声,唱得迎鸟落枝 。男女各坐一边即兴赋词,你唱我对,我唱你和,风趣诙谐的白族调飘荡在大理三月街上空,更增添了民族节日的文化气氛 。
三月街,最有趣的是赛马 。这儿赛马都不兴装马鞍,骑手只能左手抓住一绺马鬃,用双腿保持平衡 。毛色各异的高马矮马,匹匹扬蹄如箭,狂逸奔突 。观看的人们不断地发出惊呼声或啧啧惋惜声,亢奋之情使赛马场变得万分的热烈 。“三月街”赛马与大理马使“四方咸来观阅、招买”有关 。从唐代开始,西南地区的养马业兴起 。当时云南最好的“越赕马”尤善驰骋,日行数百里 。它最初以贡品的方式进入中原 。到了宋代,“蹄质坚实,善于驮员”的大理马不仅远销到中原,还外销到缅甸、波斯等古国 。为了选最好的马做贡品或作战马,“三月街”赛马便应运而生并沿袭至今 。在歌舞升平,赛马激烈之中,商潮滚滚,生意红火 。
一千多年来,“三月街”在物资流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为边疆各地区、各民族间的物资交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时至今日,虽然人们的物质文化十分丰富,但赶“三月街”已成为展示和体验大理白族地区独有民族风貌的民俗活动和喜庆的节日,成为各族人民进行物资交流和文艺体育盛会 。
大理“三月街”的民俗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每年“三月街”都把民族舞蹈、歌曲、戏剧、服饰等形式搬上月街舞台,进行全方位展现 。近几年来,大理“三月街”的民俗文化在开展白剧、民族民间服饰展、民间唢呐演奏、古乐比赛、民族民间歌手比赛的基础上,还注重不断增加五彩缤纷的白族扎染、原生态的民俗文化浓郁的白族绕三灵、粗犷雄劲的南涧彝族跳菜、热情奔放的巍山彝族打歌、优美动听的弥渡小河淌水、剑川石宝山歌会等内容,将大理民俗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
- 菠萝蜜冷冻了一个月还能吃吗
- HTML+CSS制作导航条
- 玉林地藏王诞
- 世界狂犬病日
- 一个不为人知的壮家奇异风俗“咖蔓”
- 如何编辑vbs脚本?
- 如何查看网页的源码
- 怎样让头发长得快的方法
- 写一个最简单的编程
- OPPOReno8Pro+5G时代对于视频创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机遇|OPPO Reno8 Pro+评测:移动影像多用一颗「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