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清明节土风


徽州清明节土风

文章插图
【徽州清明节土风】徽州有句俗话叫作“正月拜年认亲,清明上坟认祖” 。徽州乃程朱理学的故乡,其社会结构历来以氏族为基础、家属为中心,慎终追远,宗庙、祠堂、祖坟的祭祀,一向当作头等大事,故此人们尤其看重“清明”,其风情节令且带有浓郁而独特的地方色彩 。
徽州人称扫墓为“挂钱” 。清明日一早,人们便肩荷锄头,腰系草刀,手提祭品,以家庭为单位,成群结队去祭扫先人的坟墓 。先是为墓地除草,替坟茔培土,把整个墓所好好清扫修理一番,再从远处挖来一大块草皮,反扣于坟头,插上一挂用青竿翠枝的水竹撑起来的白纸钱,然后摆上供品在墓前祭拜;拜毕,还要给山神、土地和左右邻坟敬香;有的还要用红银朱调匀桐油后重描墓碑上的旧字,同时燃香烛,烧锡箔,放爆竹,藉以孝忱,追思悼忆 。
旧时,屯溪南郊的榆村人上坟时还要带上一些特制的米粉粿,挂钱完毕,分赠给墓地周围的牧童,俗称散“守牛粿”,以示感谢照料祖坟之意 。此外,还有这样几种上坟形式:
一是即将出五服的孙辈只为远祖坟墓挂钱,修整墓地等义务由直系子孙承担;在“认祖归宗”思想的支配下,散居各地的后裔,清明日不约而同地会师于祖坟;家族庞大,人丁兴旺的人家,祖坟上往往插有几十甚至上百挂白纸钱,墓地上整日人影憧憧,香火不绝,其情其景颇为壮观 。
二是家族中有重大喜事,或是有子孙衣锦还乡而举行的“春祭”,其仪式有繁有简,一般除了备办牲礼到墓前祭献外,还要举行隆重的“拜墓”,有的还有奏乐、宣读祭文等程序,以谢祖宗护佑之功 。还有一种叫“哭坟”,这是妇女因丈夫早逝或儿子夭饬,上坟时念及亲情,虽不致于像初丧那般伤痛欲绝,但触景生情,难免悲从中来,长哭当歌;哭辞因人因事而异,自成音韵,令人闻之伤感,整个墓地充满一片惨云愁雾 。
徽州人上坟挂的纸钱可谓是别具特色,样式有铜钱连串状和网袋状两种,颜色也有红、白之分,长有三尺出头;纸钱纤纤巧巧,上贴葫芦顶,系以桑皮纸绳环,腰匝红纸 。它不像北方祭祖时“献纸钱覆于坟头”,而是挂在竹枝上插于坟头:上坟前,先从山中砍来一根指头般粗细的水竹,去枝,去梢,仅在顶部留有带叶的枝桠;挂钱时,先将竹竿从纸钱的红匝腰中穿过,再把葫芦顶上的桑皮纸绳环套上竹桠,往坟头一插,一挂亭亭玉立的纸钱便在微风中摇曳出无限的风情;“卷絮搓棉,雪满山头是纸钱”,清明日的坟山因此显得无比的神圣灵幻 。
其实,我国上古时代并不像后世这样看重清明节,原因是当初并无扫墓这项礼节 。《礼记》云:“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弗得见也 。”只是后人渐重墓所,才产生了祭扫行为,此风据说源于汉代,《晋书·礼志》载:“古无墓祭之礼,汉承秦皆有园陵 。”以后便有春秋之祭,春祭在清明,秋祭在重阳;于是,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历二千余年而不衰 。?作为一种古俗的延续,徽州的祭扫之风依然保留着一些古老的禁忌 。
虽说孝子贤孙祭扫先人是天经地义之事,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尽此孝道的 。旧时,榆村程氏宗族规定:清明日不许妇女上坟,俗以为女人祭扫坟墓,意味着家中无男子,无子孙后代,这在极其重视子嗣的封建宗法社会里,是一条铁律,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是到了近现代,此禁方才渐开,但一些上了年纪的女人仍恪守清明日不上坟的旧律 。犯了罪被处以刑罚、身体因而留有残疾的也被禁止上坟,其意为“有辱先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弗敢毁伤”,被刑为徒者,愧负刑辱,深自刻责,当然也就没有脸面去祭拜祖先了 。如因“忤逆”犯了家法,被革除族籍的不孝子孙,也被绝对禁止走近祖坟 。
上坟挂钱也有忌讳:一是不许请人代劳,必须人到心到,否则,是对先人的不恭;孔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种“祭扫不可假手他人”之俗,可谓是源远流长了 。二是上坟挂钱要专事专办,不许捎带着做其它事情,更忌讳借祭扫之名去走亲访友,违者被视为不孝 。挂钱的时间也有讲究:老坟挂白钱,可以提前数日,但不能迟于清明,迟于清明则被视为是元后代的“绝户”;而清明头一日为寒食节,也禁忌上坟 。新坟挂钱,不能过春社(农历立春后第五个戌日为春社);新坟挂的是红纸钱,而且要一连挂三年,这是千万不可弄错的 。
徽州旧时还有插柳、戴柳的风俗 。清明日,家家户户将柳枝插于屋檐之前或门窗之上;男人头戴柳圈去扫墓;女人鬓簪嫩柳踏青;薄暮时分归家,连轿子上也插着青翠的柳枝;故此,榆村地区至今还流传着“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的乡谚 。
“亲近大自然”也是清明节的主题之一,“踏青游春”古往今来都是一件十分受人欢迎的事情,尤其对屯溪街上人来说,清明郊游简直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 。是时,天朗气清,万木吐翠,柳风轻拂,紫燕呢喃,麦苗碧绿,菜花金黄,到处是一派绮丽而妩媚的大好春光 。去郊外扫墓之余,一家大小得以尽情地留连于山野之间,嬉戏于花前水边,充分地放飞心情,享受大自然的恩典 。游春之际,顺手折支柳条编个圈儿戴在头上,也算是应了“踏青插柳”的景儿 。因此说,清明节不仅是个悲伤的日子,也是个欢乐的日子、社交的日子,其内涵十分丰厚 。
清明日吃猪头肉、鲜笋和马兰圆,也是榆村人的传统,且这三种食品不仅自己全家人都要吃,而且还要分赠与众人品尝 。有竹园的人家,往往在清明前一日就要去挖春笋,然后一一送给亲友 。猪头整个儿放入大锅内煮熟,冷却后剔去骨头,切成一块一块的,装入一碗一碗的,留些自家吃的,其余的与邻舍分享 。
肉汤有两用:一是用来煮笋,因猪头肉是腊月里腌制后晒干的,煮笋时香气弥漫,闻之令人馋涎欲滴,其味鲜美无比;二是用来做马兰圆,将糯米粉,或籼米粉、山芋粉用肉汤和之,加入鲜笋丁、豆腐干丁和氽过的野马兰头,捏成一个个似拳头般大小的圆子,放入蒸笼里蒸熟,食之香鲜可口,回味无穷,且特别耐饥;一般人家都要多做一些马兰圆子,除了赠与亲友尝鲜外,还可以留下自家吃个好几天 。究其食源倒是大有古俗之遗风:吃猪头肉与清明祭祖用牲礼供品有关;吃鲜笋则寓意生活如笋拔节日日高;吃马兰圆子则与寒食节联系上了,晋文公重耳火烧绵山,逼死介子推后,为了忏悔和悼念这位辅佐自己复国而又耻于居官的贤士,颁令全国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一天,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由于这一日不能举火,人们只能吃预先准备好的冷食,于是,马兰圆子等食品也就应运而生了 。因为寒食节是冬至后的第105日,恰巧第二日是清明,随着时光的流逝,吃冷食的风俗也就成为清明节的内容了 。
清明祭扫、踏青插柳之风俗也反映出了盛世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了,才会有闲情逸致在旖旎的春光中游乐;如果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活人的日子都难过,那还有心情去扫墓,更别说踏青插柳去郊游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往往又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只有世道清明,才是百姓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