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是晋汉人的一个支系,基因显示族群混入大量了畲、闽越、古闽血统,他们主要分布于福建漳州、泉州、厦门、龙岩、台湾大部分地区和温州东南部所说的语言是属闽方言的分支方言称为闽南方言(闽南话) 。闽南方言的次方言也相当的复杂分为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龙岩话、台湾话等,其中只有说漳州话、泉州话、厦门话、龙岩话和台湾话的居民能沟通 。
饮食习俗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物质生活的第一需要 。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地方文化色彩 。
闽南人晨起的第一件事一般是泡茶饮用 。厦门人称茶叶为“茶米”,与米相提并论,称饮茶为吃茶,与吃饭摆在同等地位,是以说明茶和米在人们生活中同样重要,正如王安石所说的“茶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 。闽南的茶俗以饮功夫茶为首,由于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故称“功夫茶”,饮茶一般要有“茶配”,尤其是饮功夫茶,浓度高,有茶配可防“茶醉”,酒宴是闽南人酒俗中最主要的一种 。俗话说“无酒不成宴”,逢年过节饮酒庆贺,如春节的迎春酒,端午节的雄黄酒,中秋节的的赏月酒等 。
闽南人一日三餐,以稻米为主食,早晚吃稀饭,中午吃午饭,闽南方言称稀饭为糜 。它又稀又稠的和稀的两种,稠的粥称“烤头糜”,“烤”的意思即“水干也”,稀的粥称“安糜仔” 。至于年节的食俗,则根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食俗,如春节,除夕的围炉吃年夜饭置办各种鸡鸭鱼肉菜肴外,习惯要一道火锅 。旧时的铜火锅中间烧炭火,象征全家围炉团圆 。
【闽南地区衣食住行风俗】服饰习俗
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人们的服饰也跟着发生了变化 。其中,闽南服饰中独具特色的是惠安女服饰,其最大特点是“衣短露脐,引人注目” 。有首打油诗形象地勾画出惠安女传统服饰的牲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 。此外,目前尚保留的民众有穿木屐、妇女、儿童戴手镯、脚镯等 。
建筑习俗
建筑与百姓安居紧密相连,因此,也形成了一系列的民间风俗 。如建房前择定方向,选择黄道吉日动土及上梁祭、落成祭等礼俗,如动土前要选黄道吉日,并设案摆猪头三牲供品,焚香燃烛,燃放爆竹,拜神灵祭土地,俗称动土祭或奠基祭 。仪式后,用丰富的酒菜款待建房的师傅,此外,还有木门槛上钉竹板、择地凿井觅甘泉等习俗 。
结婚习俗
闽南的婚姻礼俗,自古以来遵循汉族传统的周礼“六礼”的基本程序进行,即纳采(即求婚)、问名(即女姓氏)、纳吉(定婚丧嫁娶)、纳征(婚成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 。其中,特别注重“迎娶”这一道习俗 。新娘一般在婚后第四日回娘家省亲,称“做客”、“归字” 。“做客”必须当日返回婆家,到家时又必须是天黑,俗话为“暗冥摸,生干埔” 。意即这样做就会生男孩 。
寿诞礼俗
旧时由于生活和卫生环境等因素,人们能活到50岁就被认为是长寿了 。所以闽南民俗从50周岁开始逢十做寿(有些地方从60周岁才开始做寿),也有提前一年或推迟一年做寿的(即逢9或11做寿的) 。一般在寿堂上悬灯张彩,正中贴一金字“寿”字或寿星图,两旁挂寿联,寿星着新衣或寿衣正坐高堂,接受儿张的拜祝 。寿宴是做寿的重要内容 。一般在寿庆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宾客,在菜肴中必有一道“猪脚线面”的菜,这是取猪脚意强壮,线面寿长的吉利 。
民间禁忌
禁忌是民间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是一种传统的风俗 。闽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关于饮食、衣着、起居、交往、语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饭时以筷子敲碗,因为旧时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讨 。亦不可将筷子插在饭碗的米饭中,这与民俗中“拜脚尾饭”的丧俗有关 。忌用扫帚打人,否则被打者会倒霉,因为人们把扫帚认为是有灵性之物 。忌在庭院内种植香蕉树和榕树,传说因香蕉无籽,故不利生育 。而榕树被视为神树(因它树龄最长),种在家庭小院是对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
- 闽南、惠安的生育习俗
- 闽南民间俗语“细汉偷针大汉偷杉”的由来
- 闽南“母舅”坐大位的由来
- 闽南俚语七月半不回无祖
- “缠花”:闽南人一生中总会有的花语
- 闽南人的“吃桌”风俗
- 闽南老板经商的秘诀 喝茶与生意
- 你应该知道的闽南称呼
- 泉州普度的由来
- “会子钱” 闽南独特的民间理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