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民俗

【赣南客家民俗】 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 , 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多元文化 。她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 , 务实避虚的精神 。与闽西、粤东相比 , 赣南客家文化以其历史悠久和内容丰厚而为世人所瞩目 。它包括历史文化遗迹、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文艺等方方面面 。
客家人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 , 祠堂及族谱很能反映其宗教文化 。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励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 , 每个自然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 。赣南各地现存着不少明清时期的祠堂 , 这些祠堂不仅规模宏伟 , 建设风格别致 , 而且文化内蕴深厚 , 是研究古代家族文化的很好的实物资料 , 同时又是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精神载体 。谱籍资料则是研究客家历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依据 。
客家人的谱籍经“十年浩劫” , 虽多有遗失 , 但因客家人对族谱、家谱爱护有加 , 保存不少 。正因为如此 , 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家人士和专家学者来赣南寻根问祖或探源追流 。因而 , 客家人的谱籍也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珍视 。
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 。赣南大部分地区属于客家方言区 。客家方言在赣南闽西、粤东都用习以俗成的叫法称“客家话” 。但在一些地区也有一些别的称谓 。如在广西叫“新民话”或“嘛介话”;在四川叫“土广东话”;在江西亦常称作“老表话” 。客家语言经久不衰 , 除了客家子孙繁衍昌盛之外 , 另一因素 , 是因为它本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
围屋是颇具特色的客家民居 , 它不仅被建筑学家们誉为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 , 而且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 更使历史学家、民俗学家、诗人、艺术家们乃至一般游客为之陶醉 。
赣南的客家围屋 , 主要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安远等几个县总数约五、六百座 , 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 。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 , 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此外 , 遍布赣南各地的“上三下三”、“九井十八厅”等府第式民居也很有特色 。
赣南客家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 ,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家常菜;二是宴席菜 。
过去广大乡村一年到头家家户户都酿有醇美的糯米酒 。一入冬月 , 便腌制板鸭(以南安板鸭最著名)、香肠、猪肝、猪利子(猪舌头)、鸭五件、牛肉巴、酒糟鱼等等 。平时招待贵客用酒娘蛋、擂菜;宴请和逢年过节吃“四盘八碗” , 即分别用四个大盘和八个大碗盛菜 , 共十二道大菜 。特色菜肴有荷包胙(肉)、鱼饼、白斩鸡、蛋皮、菜干扣肉、粉蒸鱼、捶鱼丝、三杯鸡、酿豆腐、炒东坡、小炒鱼、红烧狗肉等等 。各地风味小吃有嗦粉子、烫皮丝、凉粉、艾米果、芋包子、薯粉饺子等等 。特色食品则有丁香李、酸枣糕、生姜、花生巴、柿饼、南康辣椒酱、兴国红薯干、会昌豆腐干、信丰萝卜脆等等 。
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 , 乡土味浓 , 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 。
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 。客家民俗活动一年四季均有举行 。如春节期间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放孔明灯”、“请月光姑娘”等活动 。除上述具有汉民族一般特点的节日民俗活动外 , 赣南还有一些其它汉族地区(包括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演 。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等 。另外民间文艺也很丰富 , 如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歌谣等 。
赣南采茶戏的舞台语言是当地客家方言 。它载歌载舞 , 气氛轻松活泼 , 语言幽默风趣 , 融民间口头文字、民间歌舞、灯彩于一体 ,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其剧目多以喜剧、闹剧为主 , 很少正剧和悲剧 。题材上多以下层群众、尤其是手工业工人、艺匠的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 , 其中又以男欢女爱的情戏所占比重为大 。其音乐唱腔属于曲牌体 , 以茶腔和灯腔为主 , 兼有路腔和杂调 , 俗称“三腔一调” 。伴奏均为民间乐器 , 主要有勾筒(二胡类)、唢呐、锣、鼓、钹和笛子 。
近年来 , 赣南采茶戏歌舞剧团的《山歌情》、《长长的红背带——献给客家母亲的爱》等进京献艺 , 分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及其它数十个单项奖 。
客家人崇信风水 , 每逢婚丧喜庆 , 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 , 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地利、看风水 , 择良辰吉日 。这种风俗 , 自古至今 , 长盛不衰 。风水术是随着客家先民的南迁而传入赣南的 。兴国三僚村也被称为中国风水第一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