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来历及传说故事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所谓节气,就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球气候的演变次序,分为二十四个时段,每段约半个月时间,分在12个月里面 。
在古时中国,原用太阴历,它是以月球光面的圆缺晦明、形象变动为基础确定日期的 。但是地球上的气候状况,主要取决于地球和太阳间的相对位置,而与月亮无关 。
据考证,早在2700多年前的周朝、春秋时代(公元前722一前481年),聪明的先人意识到人的影子长短可能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某种关联,久久思索后,形成的结果是用土圭来测量太阳对暑针所投影子的长短(即土圭测影),正确确定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时期 。
所谓土圭测影,就是“立竿见影”的方法,即利用直立的竿子,在正午时刻测其影子的长短,把一年中影子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最长的一天定为“冬至”;两至中间(冬至到夏至、夏至到冬至)影子为长短之和一半的两天,分别定为“春分”、“秋分” 。
今日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测景台”还保留在河南省篙山脚下的告成镇当是最好的佐证 。
到了战国末期,即公元前239年,又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节(《吕氏春秋·十二纪》) 。至汉时,已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其顺序和现在完全一样,并确定15日为一节,以北斗星来定节气 。如《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旧行一度,十五日为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
古人是将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节气和十二中气 。
十二节气: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
十二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
在古代,节气是用“恒气”来规定的 。“恒气”又称作“平气”,就是把一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每等份为15.2184日,即每两个节气之间平均相距15日多 。
现代所用的节气,则是以太阳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的,又叫做“定气” 。但是,太阳在黄道上每天的移动快慢不均,两个节气相隔的日数也不一样 。“冬至”前后太阳移动快些,两节气相隔14日多;“夏至”前后太阳移动慢些,两气相隔要16日多 。虽然用“定气”来规定节气的交接日期,日数相隔多寡不齐,但却能表示太阳的真实位置,使“春分”、“秋分”一定在昼夜平分的那一天 。
这里要特别说说的是,在隋朝时,刘悼就早已指出用“恒气”不合理,并提出用“定气”法推算日月交食;但一直到了清代才完全改用“定气”法 。
用“定气”法确定节气,将节气固定在太阳的一定日期上,不跟随阴历日期而变动,所以它属于阳历范畴 。节气日在阳历上几乎年年不变,最多相差一天 。
一般来说,上半年的节气在每月的6日和21日左右,下半年在每月的8日和23日前后 。今日,我国民间还流行着一首可以帮助人们对二十四节气记忆的歌诀呢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两天 。
节气,表示一年中太阳在天空的不同位置,因此也相应地指示了四季寒暑的变动 。勤劳智慧的古人,在确定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时,也考虑到了当时的气候、物象及农事活动 。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个节气,是预示季节转换的 。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霜降八个节气,是反映气温变化的,前五个节气表示天气炎热和寒冷的时间、过程;后三个节气表示天气转凉、空气中水汽的不同凝结状况 。而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是预示降雨、降雪的时期和程度的 。至于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则反映了生物受气候变化影响而出现的生长发育现象与农事活动情况 。
千百年来,“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 。而食,只能从农耕而来 。然而农耕活动“在于趋时”(西汉《枢胜之书·耕作篇))) 。可以说,几乎我国所有的古代农书都讲到农耕第一要务就是抓紧农时 。农的繁体字为“晨97,其中“辰”就是“时”的意思(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因此,各地种田人一直把节气拿来指导农事,并以此总结出了数不胜数的节气谚语 。
如流行在安徽省江淮流域的谚语有:“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 。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 。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 。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 。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种田 。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 。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 。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 。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 。立冬起菜完,小雪犁耙开 。大雪天已冷,冬至换长天 。小寒快积肥,大寒过新年”,“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等,后两条为流行于安徽北部的节气谚语 。
这些谚语,至今仍闪烁着科学的光芒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二十四节气自古代创立,至秦汉时代完备,这段时期我国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流域 。所以,节气所反映的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气候特点和农事活动,并不完全符合全国情况 。各地总结出的节气谚语,也是具有地方性的,不能不分地区地用于指导农业活动 。这也是上述所举谚语的例子中,特别指明其流行地区的原因所在 。
如下面一首流传在东北地区的农谚,所反映的节气特点与农业的关系,就与上述地区有一定区别:“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忙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先封天,小雪河封严 。大雪交冬天,冬至数九天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同样,还有反映东北地区春耕播种的有:“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清明麦子谷雨谷,立夏前后高粱豆 。”反映夏锄生产的有:“紧赶慢赶,芒种开铲 。夏至不间苗,到秋得不着 。”反映秋收的有:“秋分无生田,准备动刀镰 。寒露不收烟,霜打别怨天 。”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不封地,不出三五日 。”等等,这些农谚都经过了生产实践的检验,很贴近实际 。
另外,农人们总是祈祷丰收,祈求消灾,因此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气风俗,如“清明”节的踏青、扫墓习俗,至今仍很风行 。有的节气还成了重要的节日,如“立春”日是“春节”(指旧时) 。它们共同组成的中华民族岁时节令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且正在走向世界 。
在漫长的岁月中,节气民俗感染着诗人,孕育出数不清的诗词歌赋,如唐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同时,还催生出绘画、舞蹈、音乐等项目来 。
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
节气形成的基础是文化历史的积淀,是农耕社会的需要,是民俗风情的体现,是先民智慧的凝聚,还与宗教信仰有关 。
传统节气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气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触摸到古人生活的脉搏 。
节气的起源和发展是逐渐形成、潜移默化的,它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 。
这些节气风俗和活动,从其起源说,大都跟原始宗教和法术有关,是人类智力还不发达时期,为满足人类美好愿望的行动 。
所以,最早与节气相关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 。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宗教也对节气产生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气,使中国的节气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丰厚的文化含量 。
但在具体形成的过程中,节气和农业社会的农事活动有密切关系 。
节气是根据春夏秋冬一岁四时制定的 。春播,夏作,秋收,冬藏,季节时令决定着农事活动,聪明的古人在创造耕褥犁耙深耕细作的同时,还创造了有利于农事的精密的时序 。
时序首先体现为节气和节日 。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 。一年四个季节、十二个月,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
这一套时序系统,并不单单是“不误农时”的保障系统 。农业的需要,使它逐渐完善,它不仅仅充当耕作时间表,为整个社会生活所遵循,与民众的消祸祈福心理相结合,演变成节气风俗 。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这些节日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
现代农业气象学兴起以后,很多地区将二少十四节气与农业气象资料相结合,编制农业气候历、农事历或农事活动表,使古代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相互参照、补充,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继续发挥作用 。
二十四节气传说故事
从前,有一个浪子,家中颇为富有 。可这浪子不知时令节气,不好好种田,成天只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坐吃山空,把父亲留下来的一份祖业吃光了,后来只好向亲戚借贷 。
时间长了,亲戚都不理他了 。他只好向舅舅借衣服去当,把舅舅仅有的几件衣服也当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件稍值钱一点的棉袄了 。
【二十四节气来历及传说故事】 正月初一这一天,浪子名为上门给舅舅拜年,实际上就是为了借这件棉袄 。一看舅舅把棉袄穿在身上,天气又是那样的冷,也没好意思开口让舅舅把这件棉袄脱下来 。
好不容易等到到了二月份,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 。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二月二十八,冻死鸡和鸭 。”浪子一听,没门儿,只得走了 。
到了三月份,天气逐渐转暖 。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来到舅舅家 。舅舅一听说他要借棉袄,就说:“三月三,冻死单身汉 。”
浪子知道舅舅是个单身汉,一听这话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
到了四月份,天气更暖和了 。浪子心想:舅舅这些时可能不会穿棉袄了,于是又来到舅舅家 。舅舅一听说他还是要借棉袄,就说:“四月二十,冻断树枝 。”浪子一听,知道借棉袄又没门儿,只得走了 。
到了五月份,人们都穿单衣孔浪子心想:现在去借棉袄,舅舅还有什么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了一句:“吃了五月粽,寒衣不可送 。”
到了六月份,天气热得很,人们都打起赤膊来了 。浪子心想:我六月三伏天去借棉袄,看你还有何话说!谁知舅舅却说:“人是不毛虫,单怕六月天的冷北风 。”
到了七月份,天气仍然很热,浪子又找舅舅开口借棉袄 。舅舅说:“吃了七月半的饭,放牛儿子堤坡站 。”这意思很明白:
天气冷起来了,棉袄借不成了 。到了八月份,浪子不死心,又去找舅舅 。舅舅说:“八月十五雁门开,雁儿头上带霜来 。”开始下霜了,谁还愿把棉袄借出去?
到了九月份,浪子还是不死心,又去了舅舅家 。还没有开口,舅舅说:“起了重阳风,虫子蚂蚁都要准备过冬—你就不要再打我件棉袄的主意 。我以前接济你,实际上是害了你 。你以后借东西典当是没有门了,我有也不会借给你,你还是好好种田,自己养活自己吧!”
后来浪子回头,勤扒苦做,终于积起了一份家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