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是个多民族地区 , 有汉、瑶、蒙、畲、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白、土家、哈尼、傣、黎、高山、水、东方、纳西、柯尔克孜、土、仫佬、仡佬等27个民族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 , 郴州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和传统风俗 。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戏剧有:昆剧、祁剧、京剧、越剧、花鼓戏、花灯戏、皮影戏及杂技等 。其中尤以今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剧最负盛名 , 拥有全国六大昆剧院团之一的湖南省昆剧团 。郴州传统习俗极为丰富 , 计有安仁赶分社、瑶族起春节、瑶族团圆节、瑶族盘王节、伴嫁哭嫁及遍布农村各地的赶圩场等 。
安仁赶分社 , 始于宋朝 , 是为纪念炎帝神农而流传下来的民间盛会 , 属全国独有的民俗节日 。每年农历春分节前后 , 四面八方的人们齐集安仁县城 , 进行祭祀炎帝和中草药材、谷种、农具、农副产品、竹木器等商品交易活动 。赶分社期间 , 草药市场上摆满从全国各地甚至东南亚各国采集而来 , 涉及数百科近千种的中草药 。近些年来 , 当地政府以“分社”搭台 , 经贸唱戏 , “兴千年药市 , 招天下客商” , 使赶分社这一传统习俗焕发了勃勃生机 。
瑶族起春节 , 是瑶族人民的春耕纪念节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一日 , 瑶人手持绿叶青枝 , 敲锣打鼓 , 齐集盘王庙 , 举行祭春活动 , 祭祀山川大地 , 祈祷风调雨顺 , 五谷丰登 。
瑶族团圆节 , 是为纪念瑶族先祖六男六女受封婚配 , 团圆成亲之日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 , 瑶人杀牲庆贺 , 喜气洋洋 。入夜 , 敲锣打鼓 , 到村外燃烧篝火 , 舞动火龙火狮 , 围堂歌舞 , 直到深夜甚至通霄达旦 。
瑶族盘王节是瑶族最隆重、最神圣的传统节日 。自农历十月十六日起 , 瑶人在盘王庙里举行“还盘王愿”的祭祀活动 , 历时7天7晚或5天5晚 。节日期间 , 既有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 , 也有吟、唱、颂、歌、舞、表演、对白、说笑、与客人对唱等娱乐活动 。
伴嫁哭嫁 , 是旧时流行全市农村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婚礼习俗 , 伴嫁、哭嫁 , 嘉禾县称“坐歌堂” , 桂阳县叫“坐花筵” , 苏仙区谓“坐花园” 。伴嫁唱的歌 , 嘉禾县叫“伴嫁歌” , 桂阳县叫“唱娘娘” 。哭嫁唱的歌 , 嘉禾县叫“哭嫁歌” , 汝城县叫“哭喂喂” 。名称虽不一致 , 但内容大体一致 , 其歌词是出嫁闺女哭诉父母养育之恩 , 哭诉伴嫁姑娘、姐妹之间的离别之情 , 更多的是表达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 , 以及对美满婚姻的向往 。伴嫁哭嫁歌曲调淳朴简洁 , 旋律优美动听 , 节奏感很强 。演唱时均无乐器伴奏 , 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对唱、轮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哭唱、骂唱等 。
【湖南郴州风土人情】 赶圩场 。郴州自古以来就有赶圩场的风俗 。自明代以来 , 郴州民间在水陆交汇处及城镇周围设置圩场(集市)进行商品交易 。交易日期或“一、四、七”或“三、五、八”或“三、六、九” , 各地依习俗而定 , 沿袭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 圩场贸易活动日益活跃 , 成为全市农村商品流通的一个主渠道 , 形成了一批享誉整个湘南地区乃至全省全国的大圩场 , 如嘉禾县塘村镇圩场、永兴县马田镇圩场、苏仙区良田镇圩场等 。
- 湖南省怀化溆浦民俗文化
- 湖南省省花/省鸟
- 郴州市花/市树
- 湖南长沙民间节日习俗
- 湖南华容端午节传统习俗
- 湖南湘阴岁时节日习俗
- 湖南岳阳汨罗江国际龙舟节
- 湖南岳阳洞庭湖国际观鸟节
- 湖南岳阳春节耍故事习俗
- 湖南临湘五尖山森林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