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婚俗:敬烟是礼俗

【东北婚俗:敬烟是礼俗】 昔日关东农家的炕上,几乎都有两个“笸箩”,一个是妇女做针线活用的“活计篓”,一个便是装旱烟的“烟笸箩” 。抽烟和做针线活一样,是每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待嫁出阁的大姑娘,本应是最文静娴雅的,但过去多数也在“烟民”之列 。这一怪,足以说明以前东北吸烟风习之盛 。
烟草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明代中后期 。其“进口”的主要路线有两条:一是从菲律宾传到东南沿海;再一条就是从俄罗斯进入东北 。关东土地肥沃,很适合烟草生长 。这里种植的烟草叶大而且肥厚,烟味醇浓,成为久负盛名的“关东烟” 。烟草不仅在这块土地上扎下根,也在这里人们的生活中扎下根 。
老辈的东北人,提起抽烟的好处,能说得头头是道 。他们说抽烟不仅能驱困解乏,还能防止蚊虫叮咬,连毒蛇也怕烟的味道 。这些对在山里挖参打猎的人无疑是很重要的 。此外,抽烟还有社交方面的作用 。即使是陌路相逢的人,彼此递上一袋烟后,就会增加几分亲切感 。过去到东北农家做客,进屋后第一件事是请客人炕上坐,第二件事就是把烟笸箩推到客人跟前说“来,抽着” 。连儿歌中也说:“娘家客(音qiě)上炕里,烟袋荷包递给你……”,可见敬烟是待客的一项重要礼俗 。
抽烟的烟依和装烟叶的口袋(烟荷包)有许多说道 。烟袋锅多是用黄铜和白铜制作,烟袋嘴除铜的外,还有玉石、玛瑙、青金石、悲翠等多种质料,烟袋杆则是铜、木两种,以乌木为好 。一般的情况,男子用的烟依杆较短,大概不超过一尺,因为他们经常在外边活动,携带着方便 。烟锅和烟茶包也较大一些,出门时别在腰带上 。女人吸烟一般是在家里,习惯用细长的烟袋杆,烟锅也相对小,称作“坤烟袋” 。烟荷包是年纪大的用扁圆型的,年轻的用长型,而且两面都绣有花、鸟、鱼等图案 。其中老太太用的烟袋杆特别长,一般都在二尺以上,装好烟后,往往自己够不着点火,或由晚辈帮着点,或者自己伸到灶火和炕上的火盆里点 。她们坐在炕上需要拿稍远一点的东西,往往不用运窝,用长烟袋就可以勾过来 。抽烟袋的老太太还有一项“绝活”,就是能坐在炕上把吐沫叶到四五尺远的地方,初次看到这种情形的人都会觉得新奇 。在东北民间,手拿长烟袋成了老太太的标准形象 。
东北婚礼中还有一项与抽烟有密切关系的礼仪,就是新媳妇的“装烟礼” 。即新娘子在婚后“分大小”时拜见婆家亲友长辈,要“请”过受礼者的烟袋,为其装好一袋烟,点着火之后敬上,受礼者还要给“装烟钱”做见面礼 。旧时“规矩大”的满族家庭,伺候公婆的儿媳,在晚上回自己房间休息之前,要给公婆装一袋烟并点着后才走 。第二天早上给公婆“请安”时,第一件事也是装烟和点烟,可见当姑娘时“叼烟袋的功夫还是会派上用场的 。
东北人抽旱烟,根据烟叶的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红烟、青烟和黄烟三种 。红烟色好味浓劲儿大,抽的人较多 。青烟俗称“蛤蟆癞”,抽出的烟闻着很刺鼻,但抽的人很过瘾 。黄烟是烤烟,色金黄,劲儿比较柔和一些,女人抽这种烟的较多 。五六十年代以后,纸张已不像以前那样缺乏,过去抽烟袋的人很多都陆续改成了抽喇叭筒形的卷烟,炕上烟笸锣里放着裁好的卷烟纸 。常在炕上玩的三四岁小女孩都会卷烟,不管男孩女孩,很小就会“鼓捣”烟,大姑忍受当然也会,只是当着生人的面不再像以前那么好意思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