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 。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其外形都是共同的,那就是简朴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 。我认为扁担具有杠杆作用,不仅为我们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省力,不妨我们分析扁担挑重物时和用手提重物时的受力情况,但是最終扁担的主要功能是替代了人的双手 。可扁担的品种不光是人们看到的“一”字型呢!
【弯龙扁担】 有一种扁担,叫弯龙扁担,型状似弯成一个u字,至今我伯伯还保存着一条十八拳的弯龙扁担,村里的弯龙扁担品种繁多,有四拳,六挙,八挙------,和十八拳等等 。
一拳二拳是指扁担的弯向高度,用拳相加,是扁担尺寸的计量,这弯龙扁担是木制而成的,一般用材莲树,槐树,槡树和椐树 。它是有怪型弯曲的树枝采集,经木匠加工制作而成的,十八拳的弯龙扁担放立在地上,它的高度将到成年人的肩膀,弯度高达一点六米,重量十公斤以上,最重的可达二十公斤,宽度十八公分,两面头上多采用铜皮包装,在阳光的照谢下闪闪发光,弯头的前后两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前面是龙后面是凤,你初次看到还以为是一件工艺品呢!哪象是什么扁担呀?
弯龙扁担伴随着几代人的岁月,水乡的清晨,雾霭笼罩四野,树林里鸟声喧闹,扁担伴随着种田人的步子奏出欢快的曲调 。走在乡间的田埂上青年男士们象欢快地跳起了扁担舞姿,一条田埂上排上十几个人,每人肩挑着一根弯龙扁担,边走、边歌、象似在跳舞,很有节奏的步伐,发出咯咯嗒嗒的和谐音响,节奏复杂,行走舞姿优美,丰富多变脚步舞姿矫健优雅,在田角撒肥的姑娘们唱着姜里的民间山歌,富有浓郁特有的江南水乡乡村生活气息 。
弯龙扁担是老一辈人的专利,是少年们的向往,听说当年的小伙子不会挑十八拳的弯龙扁担,那姑娘是找不到的,十八的姑娘一朵花,能挑十八拳的是情郎,所以一般的年轻人都有二三条扁担,平常用的多是三四拳的弯龙扁担,这一型号的扁担用起来最舒适,它富有弹性,使用起来随人行走步伐的起伏能改轻所挑的重量,毛竹扁担是女姑娘的专利,一般的男人是不用的,到了春天,禾苗回牙,油菜田开始施肥,那时没有什么化肥,多是积的草泥肥,把平时积好在下塘潭里的草泥一担一担地施向每块田间,这个季节用的多是弯龙扁担,而且越弯越好,因为弯龙扁担它的绳系的高,在出担时能前后推动矩离的夸度,使筐里的泥能正确定位落地,不会压在油菜禾苗上,弯龙扁担使用起来有着一定的奇巧,它的弯头二面向上,重心很难掌握,一不小心扁担翻身,挑在肩上前后二个筐,(我们叫土汰) 三角形状,每个筐角上系着一根绳子,筐上三根绳系结在扁担头上,岀担(把筐中的泥倒掉)时分前出担和后出担,非常灵活,早舂的二月青年人身穿雪白衬衫,士林布色的裤子,脚上穿着浅靑色鞋面白托头鞋帮的下田鞋子,挑着月亮弯的扁担,排列整齐地行走在田埂上,赢得了姑娘们的喜爱 。
几千年来扁担一直是我国农村不可或缺的一种劳动工具,不论穷富贵贱,几乎是家家必备之物 。可是如今的乡下人也淡忘了这扁担,特别是那根弯龙扁担 。
水乡的弯龙扁担燃烧了渇望, 温暖了是别人,肥沃的是姜里水村的一方土地!它艰难地走过了一个世纪人生旅途上的艰难坎坷 。
如今曾经不可或缺的劳动工具已渐渐失去它本身的作用,也很少有人再能熟练地挑起 。不过,作为一种农耕文化,它将永远被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