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安七星堆墓葬群


江西高安七星堆墓葬群

文章插图
七星堆墓葬群位于高安市城筠阳镇东北隅,处地砂石累累,土丘连绵 。七星堆,俗称"鹅卵山",是一群大型古墓葬群地 。东起东方红乡邹家村周围,西至桥北新路东岸,占地面积达2平方公里 。共发掘战国、西汉、东汉、六朝、唐、宋、元、明墓40余座,发现和征集的随葬品累计达3000余件 。所发现的战国、西汉和唐代墓葬多为土坑墓,东汉、晋、南朝和宋、元、明时代的多为砖式墓,亦发现有火葬坑 。其中唐代墓葬数量较多,是迄今为止,江西墓葬出土文物类别最多的,有陶、瓷、铜、铁、玉、漆、滑石和金、银等器 。其中有不少珍贵文物,如战国的青铜剑;西汉的青瓷鼎、钫、蛙形雕塑;草叶纹铜镜;东汉的黑釉瓷、铜弩机;唐代的洪州窑瓷器,方形铜镜及海兽葡萄纹镜;五代的白瓷;宋代的景德镇青瓷和吉州窑的窑变黑釉瓷吕等 。在发掘中还发现有汉代大型建筑废墟,有成遍的碎瓦和拍印精美的大块花饰陶板,并发现多处柱穴遗迹 。文化含量极大,海外久负盛名,日本等国外友人来访均多次点名参观 。1985年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点 。

江西高安七星堆墓葬群

文章插图
朱轼墓
朱轼(1665—1737),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为乾隆帝师 。他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年(1665),卒于高宗乾隆元年(1737),年七十二岁 。朱轼灵柩由京城运回故里,落叶归根,葬在村前镇树子坑剑形山 。虽经历200多年,墓地古迹文物,基本无损,实属罕见 。
朱轼墓在高安市城北面偏西32公里处,座落在村前镇龙溪大队剑山上 。整个墓地长约240米,宽约133米 。建筑宏伟,富有中国民族特色 。现存三块石碑,二尊石马,二尊石人,一块大石牌坊 。石碑正中刻有:帝师元老,两边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名卜金甄三纪勋猷高北斗、望留绿野千秋事业并东山 。
整个墓区占地数百亩,墓前是100多米长的神道,神道两边文官石像、石马等雕塑,造形生动,雕刻精美,沉积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表达了古代士大夫的精神追求 。尤其是一只大鳌,驮着一块高大的无字碑,从容爬行,拜谒者无不敬仰,并让人感到这里历史文化的厚重 。
朱轼墓墓地环境与墓制带有皇家墓陵的特征,对研究墓主生平、清代丧葬文化和礼制,以及建筑风水和艺术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团山寺大惨案纪念墓
【江西高安七星堆墓葬群】 团山寺大惨案纪念墓位于高安城北面18公里的汪家圩乡团山坡上 。墓呈圆形,占地30平方米,墓高2.5米,墓前建有纪念碑,通高2.5米,墓前建纪念碑,通高4、宽1.6米,碑额墨书"团山寺大惨案纪念墓",中间墨书碑文,记载了团山寺大惨案发生始末 。1939年8月18日日军把团山附近的600多名群众围入团山寺内,用火活活烧死,制造了震惊全省的"团山寺大惨案",1940年春,团山附近的二位农民,把受难同胞的尸骨收检起来,集中埋葬在一处 。1970年12月,高安县革命委员会批准在原埋葬处修建了一座"团山寺大惨案纪念墓",并在团山寺遗址兴建了高安县团山阶级斗争教育展览馆,占地600平方米 。
高安师范汉代墓
1984年高安师范修操场时,挖出了更大规模、更早年代的墓葬群 。据考古工作者清理,这片墓地从战国一直到唐代的墓葬都有,其中以汉代的居多 。江西省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套战国木棺椁就是在这里出土的 。
荷岭南朝墓
荷岭1983年出土了南朝墓是一座两棺室带甬道砖石合葬墓 。此墓位于高安县荷岭公社左程大队左家村西北面的梳头山红土岗上,距高安城5公里 。背倚锦江水,前瞻荷岭山,墓后倚木鱼脑山岗为屏障,与锦江水隔开;墓前有平坦的小平原 。
西汉建成候墓
1989年出土了西汉的建成侯刘拾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