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韩城十三花

韩城川原户户养猪,逢事请客,必杀猪招待,既经济,又盛情 。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实践,终于创造出了不同形色的猪肉系列菜肴,典型者,当推“十三花” 。
“十三花”就是十三道菜 。分别为“五大、五小、一糕、一汤、一丸子” 。
“五大”即红肉、白肉、酥肉、杂烩(雅称“全家福”)、蛋卷;
“五小”即烧肚丝、烧腰花、烧肥肠、烧蹄筋、海带粉;
“一糕”为甜糕,“一汤”为勾芡甜汁;“一丸子”为瘦肉丸子汤 。
十三个菜上完之后,再上主食 。主食多为馍菜 。菜一般为四个,称“四座菜”,两热两凉,两荤两素 。两热为炒肉丝、炒白菜加猪肉臊子(俗称“小炒”);两凉为凉拌三丝和醋溜白菜(或醋溜莲菜) 。
“十三花”的制作,是将猪身不同部位的肉,经煮、炸、蒸、烧等工艺分别做成 。如:将猪头及猪心、肝、肺等卤制成凉肉,作下酒菜(此道菜不列“十三花”之数) 。将膘肉经煮经烧,制成红肉 。用瘦肉剁泥经炸,制成丸子,将猪肉下赘部分切成细条,加粉面、水、鸡蛋、调料等成稠糊状,放入油锅炸成酥肉 。“五大菜”以清蒸为主,将以上各种半成品分别装入专用的“蒸碗”,并加入适量菜蔬、粉条、薯块等“底菜”,上笼蒸约一小时 。上席时,将蒸好的肉翻入大碗,浇上调好的清汤,在顶端放置半个蒸熟并染红的蛋清(取掉蛋黄),称“红顶席” 。这个“红顶”,如清代-头上的红宝石帽顶,象征富贵、高升,体现出典型的士大夫食文化色彩 。“五小”以烧为主,将事先煮熟切好的肚丝、腰花、肥肠、蹄筋等,不用上笼,用勾芡的汤烧制,其特色是姜、胡椒、醋等调料出头,略显出酸辣之味,与口味清淡的“五大菜”有别 。
“十三花”的吃法也颇具特色,开席前,先上凉菜,器具为尺五见方的红漆木盘,有盖,俗称“合子”,内分九格,分别盛入酱肉、酱肝、卤肉、石花菜、发菜、排骨、靠骨肉、耳丝等,开席时,侍者揭去合盖,由主人逐席敬酒,然后同席人互敬互饮 。下酒菜用过之后,即上主菜,这时即去掉酒盏盘,不再饮酒,这也是“十三花”酒席的一个特色 。上菜的次序是一大带一小,一般第一道菜先上“全家福”,象征平安、福寿之意 。上新换旧,桌上始终保持两菜,当地人称之为“流水席” 。“五大”、“五小”上完之后,端上清水,涮过勺、盏、筷子,再上甜糕、甜汁,之后便上丸子,表示“圆满完结”之意(“丸”、“完”谐音) 。最后,上四座菜,并上主食 。这是“十三花”比较原始而传统的吃法 。
“十三花”用菜忌用萝卜,这也反映出了当地的经济基础和人们的食文化观念 。
“十三花”的特点是:
(1)巧妙利用了猪身上的各个部位,体现了围绕全猪作菜肴的指导思想 。
(2)最大限度地运用了多种烹调手法,因而作出的菜形、色、味各不相同,并形成了以清淡为主的风味特色 。
(3)后期制作工艺简单而程式化,省时且便于大量制作,适应了红白大事人多就餐的需要 。
“韩城十三花”的传说
韩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群贤荟萃,乾隆年间出了一位状元名叫王杰,曾任翰林编修,后屡屡升迁,乾隆五十二年出任东阁大学士 。嘉庆帝即位,仍为首辅大臣,且辅佐嘉庆帝完成主审和珅一案,名扬朝野 。
嘉庆五年,王杰已76岁高龄,乞求告老归乡,颐养天年,三年后,嘉庆帝才允诺放行 。临行之时,赐予王杰一把御用手杖,并附诗一首“直道一身立廊庙,两袖清风返韩城” 。
王杰80岁寿辰之日,紫气腾升,双鹊报喜,嘉庆帝派来巡抚方维甸,带着贺诗、题匾、登门拜贺 。王杰为官一生清正廉洁,功德显赫 。皇上命御厨做一桌宫廷宴席为王杰庆寿,然京城距韩路途遥远,恐带来佳肴变质,遂让厨子一起前来,现场烹调 。谁知皇宫里山珍海味应有尽有,民间却只有白菜、粉条等家常菜,御厨一时束手无策 。恰时,农家人牵来一头肥猪,说:“此为农家自养,本逢年过节才宰杀,现送王大人,以示庆贺 。”御厨灵机一动,就地取材,费尽心思,做了十三道菜,称作“十三花” 。象征日月同辉,富贵常在 。御宴十三花该如何处置?王杰叫村里邻人皆来品尝,因是御宴,无人敢动箸 。王杰便说:“吾皇隆恩浩荡,爱民如子,是我等福分,今日大家尽情享用这宫廷宴 。”人们吃后,连连称赞 。
【陕西渭南韩城十三花】 后来,王杰赴京谢恩,不料因年迈多病逝于京城 。祖孙后代为纪念王杰,便开始研习宫廷宴席,历经沧桑,代代相传 。如今“十三花”以它独特口味和悠久历史,被列入非物质遗产之中 。今临司马酒馆,即可品尝到有二百多年历史佳肴“韩城十三花”,浓郁的地域风情,地道的韩城美味,一旦品尝,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