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南诏大理国是云南汉传佛教的首传之地 , 自唐代中原汉地佛教各宗陆续传入后 , 洱海流域的广大地区就成为了不同时期云南汉传佛教的中兴地 , 特别是元明时期禅宗的鼎盛 , 造就了当地“无山不寺”胜景 。同滇池流域一样 , 至今众多的寺宇建筑已不复存在 , 但保留下来的却也映照着往日的辉煌 。
宾川鸡足山
鸡足山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西北部 , 旧称青嶺山、九曲山 , 鸡足山之名始称于明初佛教兴盛时期 。鸡足山以其悠久而辉煌的佛教历史享誉中外 , 从明代开始就是与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嵋山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 , 同时也是东南亚佛教信徒的朝圣地 。
文章插图
鸡足山的佛教历史源远流 , 曾有史籍传记认为这里是佛祖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尊者的道场 , 是迦叶尊者守金襕袈裟入定以待弥勒的地方 , 此为附会传说 。但是 , 远在宋代 , 鸡足山中就已有佛教苦行僧结茅修行 。随着元以后汉地禅宗在云南的流行 , 鸡足山佛教开始兴起 , 到了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公元16至17世纪) , 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在鸡足山岭峰壑谷间 , 寺院、殿宇庵堂和塔亭等佛教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形成了8大寺、34小寺、65所庵堂、170余个静室及200多处亭、轩、塔、坊的恢宏规模;同时 , 严华寺等几大寺院先后获得明朝廷颁赐得数部藏经 , 一些寺院僧侣也发愿请来藏经 , 鸡足山一时间藏经遍布 , 高僧集聚 , 僧众无数 , 盛况空前绝后 。
到了明末清初 , 鸡足山仍有寺院30多座、庵堂70余处 , 僧尼超过5000人 , 其中就有被后世尊为当时重振滇西的云南禅宗祖师周理 。周理号彻庸 , 生于公元1591年 , 祥云县人 , 俗姓杜 , 11岁时入鸡足山大觉寺削发为僧 , 习经参禅悟性为众人所钦佩 。1634年 , 偕弟子洪如出滇 , 云游参谒各方 , 在天童密云大师处嗣法临济第三十五世禅师 。返滇后在妙峰山开山建寺弘法 , 在鸡足山和水目山等地住持参禅多有建树 , 被称为“妙峰山开山善知识彻庸禅师” , 善传禅宗临济23世传法祖师古庭之法 , 成为自古庭之后两百多年云南禅宗再起、兴盛滇西的首倡之师;而得法弟子无住洪如等辈 , 在滇西的传法更是声誉不凡 。
从清后期开始 , 鸡足山寺院虽少有修建 , 但大多数逐渐败落 , 声势日趋衰颓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 仅存寺院庵堂共32所 , 佛塔3座 。建国初期 , 这部分寺宇由人民政府拨款修葺焕然一新 , 鸡足山佛事有所振兴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 以祝圣寺、金顶寺、铜瓦殿、楞严塔等为主的鸡足山寺群以及山道桥梁得到大规模修缮;而随着1987年祝圣寺传戒法会、1989年成都文殊院宽霖大法师出任祝圣寺方丈开座仪式等一应佛事的展开 , 鸡足山这座佛教历史名山渐显往日风采 。
文章插图
祝圣寺
祝圣寺是当今鸡足山的主要佛教建筑 , 其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 由著名高僧虚云募资在钵盂庵原址上改建 , 竣工后为十方丛林 , 光绪皇帝赐寺名“护国祝圣禅寺” 。虚云号古岩、演彻 , 近代中国佛教著名高僧、云南汉传佛教近代中兴第一人 。公元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生于福建泉州 , 俗姓萧 , 19岁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剃度为僧 。1903年从四川来到鸡足山 , 开始了在滇二十多年的弘法生涯 。先在鸡足山钵盂遗址结茅并募化重建寺宇 , 为求法者传戒;两年后和国内僧界代表赴京请愿 , 在京受朝廷加封“佛慈洪法大师”名号及住持寺院“护国祝圣禅寺”赠名 , 并请回钦赐《龙藏》、銮驾、衣钵玺杖等 , 使鸡足山道风中兴 , 名声远扬 。与太虚、圆瑛等高僧大德一起 , 倡导了近代中国佛教改良运动 , 从1912年起 , 先后被公推任中华佛教总会云南分会、云南四众佛教总会等新型佛教组织的会长、副会长 。
祝圣寺占地一万多平方米 , 寺宇为汉地佛寺的传统布局 , 而建筑工艺糅合进了地方民族特色 。整座寺院由山门、照壁、月牙池及镇宝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两厢四殿四堂等组成 , 殿堂内供奉的佛、神雕塑 , 数目众多 , 技法精湛娴熟 。
文章插图
楞严塔
【洱海流域佛教主要寺塔和胜地】 楞严塔位于海拔3200米的天柱峰顶 , 是鸡足山最高的佛教建筑 。楞严塔的原址是明代先后修建的放光塔、光明塔 , 清康熙年间因山火频发牵怒被毁 , 另建天长阁 , 民国初期 , 由省政府主席龙云倡议 , 募款重建 , 历时三年于1934年告成 。修建时间虽晚 , 但楞严塔仍保持了明代大理佛塔的建筑风格:塔身为方形密檐中空式 , 塔高42米 , 内分7级 , 外有13层;第13层为塔顶 , 上置方形须弥座、塔刹 , 塔刹由覆钵、宝瓶、相轮、宝盖和宝珠组成;塔基内有舍利子、佛像、印章等塔藏 。登楞严塔二层平台 , 即可西望苍山洱海 , 北眺玉龙雪峰 , 鸡足山奇异峰壑和精妙梵刹尽收眼底 。
文章插图
大理崇圣寺三塔
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一公里处 , 靠苍山临洱海 。这组塔群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之一 , 原为唐代南诏大理国王室汉传佛教中心寺院崇圣寺的属塔 , 以后寺毁 , 三座佛塔却留存至今 。塔群呈一主居前、两小分南、北向列后的三足鼎立之势 , 主塔与小塔之间均相隔70米、分建于不同的时期 。
主塔名为千寻塔 , 全称“法界通灵明道乘塔” , 始建于唐代南诏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 , 与著名的西安雁塔相似 , 具有典型的唐代佛塔建筑风格 。塔高近70米 , 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 塔体第一层约高13米 , 以上各层逐渐降低 , 并按16层各砌出宽1米多的塔檐;从第二层起 , 各层南北两壁各开设一个窗孔 , 另外两壁各设墙窟佛龛 , 供置石雕佛像 , 佛龛左右边砌有亭阁式小塔龛 , 内嵌梵文大理石碑 , 全塔现存石雕佛像19尊 。塔内上下贯通 , 木质隔层楼梯相连 。塔顶由覆钵、仰莲、相轮、八角形宝盖和铜质葫芦形宝瓶组成 。
文章插图
南北两座小塔建成时间稍晚 , 约为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前期 。两塔类型相同 , 均为高约42米的10级八角形密檐式中空砖塔 。塔体尺寸从下往上逐渐收缩 , 外围砌出10级塔檐;塔内由底部至第7级为空间 , 置十字形木架;塔顶有覆钵、铜质宝瓶和火焰珠 。在塔身各级的外八面 , 不仅有龛窟供红砂石佛雕像 , 设亭阁式小塔;还有诸如佛像、宝瓶、莲花、彩云托塔等各种图案的浮雕壁饰 。
崇圣寺三塔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雨 , 仍以当年雄姿矗立于世备受崇敬 , 而当代出土的一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更令其名声远播 。早在1961年 , 崇圣寺三塔就以极高的文物价值 , 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1981年 , 国家文物局拨款对三塔进行全面维修 , 从千寻塔发现清理出文物近700件 。在这些文物中 , 有纸质或绢质的佛教经典写本、画卷;有金、银、铜、木、石、陶等质料的佛、菩萨、天王护法神等佛教造像 , 其中以阿弥陀佛和菩萨类居多 , 计有阿弥陀佛41尊 , 菩萨76尊中58尊为观音像;还有各种塔模、铜镜、金翅鸟等佛教器具用品 。经鉴定 , 这是云南迄今为止发现的最为丰富的一批佛教文物 , 对研究云南佛教和南诏、大理国历史意义极为重大 。
大理弘圣寺塔
弘圣寺塔坐落在大理古城西南近郊 , 以弘圣寺得名 , 明初寺院损毁而塔存留至今 , 当地也称其为一塔 。该塔建于何时 , 史料各说不一 , 但按其建筑风格和维修出土的塔砖推测 , 应在唐南诏晚期 。
在结构、造型等方面 , 弘圣寺塔与崇圣寺三塔的千寻塔相似 , 同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 塔高近43米 , 比千寻塔稍矮 。全塔可分为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 。塔身16级从下往上逐层收缩 , 每层用砖砌出0.65米宽的叠涩塔檐;第二级东、西面分设佛龛 , 内置佛像石雕 , 南、北面开券洞;以上逐级交错进行同样的设置至顶层;塔刹的宝盖为八角形 , 八角悬挂风铎 。
文章插图
弘圣寺历史悠久 , 保存较为完好 , 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在1981年的维修中 , 于塔顶发现400多件佛教文物 , 其中有各种式样的塔模61件 , 是研究南诏历史文化、佛教及其建筑艺术的珍贵史料 。该寺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大理感通寺
感通寺位于大理点苍山圣应峰南麓 , 又称荡山寺、海光寺 , 于公元9世纪初南诏时期由高僧李成眉始建 , 是云南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佛寺之一 。
相传 , 当年李成眉云游到此 , 因感慕山水之胜 , 便把手中的樟木杖插在地上并言:若此地能建寺 , 就让禅杖成活 , 果然禅杖如言成活了 , 于是其建造大殿一间 , 即大云堂 。至大理国时期 , 段氏武威公增建殿宇 , 使之初具寺院规模 。以后四方游僧陆续在此建庵 , 明朝初期已发展到36寺庵的规模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 , 寺主无极率徒赴南京觐见皇帝 , 得太祖赐“法天”名号、袈裟及《僧居点苍》赋诗 , 并领御授僧纲之职 , 回寺后无极为御诗勒石刻碑建亭 , 同时扩修寺宇 。此时的感通寺殿宇众多、气势辉煌 , 以苍洱诸大寺之最名扬滇西 。清代以后 , 感通寺殿宇群逐渐败落 , 特别经历了咸同年间的兵燹 , 已所剩无几 。现今的感通寺 , 几处遗存经修葺已焕然一新 。
文章插图
感通寺山门坐南朝北 , 左右有“法轮常转”、“佛日增辉”门联和怒目威严的两尊护法神;其后上台阶进围院 , 院内坐落在高台上得是正殿大云堂 , 现也称大雄宝殿 , 殿前左廊几百公斤重的铜钟洪亮依旧;殿堂正中最高大的金身塑像为释迦佛祖 , 其左侧依次是观世音菩萨、迦蓝菩萨塑像 , 还有木叉和善财童子像随伺观世音身旁 , 右侧是地藏王菩萨和达摩祖师塑像 , 供台上香烟缭绕、佛灯长明;分布在大殿两旁的是有名的写韵楼(现为签文房)、僧舍客房和花园 。
作为滇西佛教历史名刹的感通寺 , 不仅出过数位高僧 , 还以不少名人学士的遗迹享有盛名 。自元代以来 , 才学俱佳的住寺高僧有念庵、无极、担当等 , 而历代文人墨客 , 如明时的状元杨慎、翰林李元阳和徐霞客等都留下了诗赋名篇 。至今 , 寺内仍留有正德、嘉靖、顺治、康熙年间的数块碑刻及楹联 , 有较为珍贵的历史价值 。
大理观音塘
观音塘在大理古城南部 , 距下关市约八公里 , 因清代曾在此设汛溏而得名 , 另有它称“大石庵” 。观音堂始建于明代 , 最初为建在大石块上的大理石观音阁 , 清代重修时开始增建殿宇 , 并依石凿池、安置拦杆 , 后期部分寺宇毁于水火 , 同治十二年(1873年)清将岑毓英主持再次修建 , 随后逐渐形成门楼、殿宇、亭阁及戏台等一组建筑群 。
文章插图
观音堂分前阁、中殿和后殿 ,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前阁 。前阁也称观音阁 , 建在一块名为观音石的石块上 , 整个亭阁用大理石镶砌而成 , 高5米 , 面阔3.3米 , 进深3米 , 内塑观音像 , 外回廊四面相同 , 围以雕龙画凤的大理石栏杆 。在大石上建阁 , 当地有这样的传说:汉朝时期有兵侵犯大理 , 观音化身成老妇 , 以草绳缚一巨石块背在身上与汉兵相遇 , 来兵被其神力所惊吓 , 只得鸣金收兵 。后来当地人为纪念观音负石阻兵 , 便在石上建起了观音阁 , 此石也称“妇负石” 。
如今的观音堂 , 殿宇经1988年的修葺已焕然一新 , 还是大理市佛教协会的驻地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举办观音会 , 人们不仅朝拜观音菩萨 , 而且进行各种文化和集贸活动 , 场面非常热闹 。
- 佛教的“挂单”是什么意思
- 云南汉传佛教的主要节会
- 云南佛教的主要佛神
- 乌江流域的民族建筑文化
- 中国佛教建筑:喇嘛寺院
- 南京佛教名山:牛首山
- 甘肃庆阳塔儿洼石塔
- 蚁鼻钱
- 蒲江飞仙阁 西南丝路佛国
- 罗荃半岛:洱海最大最美的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