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阳民间艺术:马迹塘“故事”

马迹塘的“故事”是桃江的一种民俗文化,至今已有150多年了 。马迹塘“故事”是一种舞台人物造型的高台艺术,一般由小男孩、小女孩扮演 。
马迹塘故事,是指位于资水岸边马迹塘镇的群众,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由儿童装扮而表演的一种独特奇巧的民间曲艺 。当地民间有这样一句话来形容它:“奇事,巧事,马迹塘故事 。”
相传1853年洪秀全率领包括一部分桃江马迹塘籍将士在内的太平军大败清军 。在欢庆胜利时,有人别出心裁,扎数十台“高台”,以迎“天王” 。从此“高台”造型艺术就成为“天京”军民同乐的一种艺术形式 。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太平军中的马迹塘将士将“高台”艺术带归故里,从此在马迹塘生根发芽,并渐渐流传下来 。后来,马迹塘民间把这种高台艺术演变成了在大街上穿行而过的表演形式,故更名为“故事” 。
“故事”其所以巧,奥妙全在一条经过精心锻制的钢筋上(即苔心) 。“故事”其所以奇,主要是在“出手”上 。制作“出手”的艺人要有丰富的知识,科学的头脑,精湛的技艺,才能使其达到美学、力学、逻辑学的协调统一 。如《刘海砍樵》中,刘海手握扦担出手,胡秀英就站在扦担尖上 。《打铜锣》中,蔡九哥左手抓着一双活鸭子出手,林十娘就站在活鸭子背上 。总之,不管采用何种道具出手,站在上面的演员要站得合情,立得合理,而且要立意新颖;表演险象丛生,令观者迷惑不解,回味无穷 。
解放后“故事”这朵艺术奇葩,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扶植下,不断有所发展,群众中的奇工巧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这种表演艺术更加多姿多彩 。
作为一种汉族民俗文化,马迹塘一带的民间艺人,运用独特的手法和技巧,按照剧情的特写场景,把两名儿童装扮成剧中人,照戏剧艺术造型,一高一低地站在一个一平方米的木台上,由四名男子汉抬着进行表演,在鼓乐和鞭炮声中,杂在闹元霄的人流里,游街过市,缓缓行进,远看像仙女从天而降,飘拂而来,近看则是出精彩的折子戏,加上小演员传神的眼睛,出色的表演,引得看热闹的观众,如痴如醉,非要追着跑着,看个明白,弄清究竟 。这就是“马迹塘故事” 。
马迹塘故事,实际上是一种舞台人物造型的高台艺术 。高台是一种可移动的立体舞台,民间高台艺术最简单、最常见的莫过于踩高跷,高跷就是一个“高台” 。但马迹塘故事远不是高跷这么简单,它是将3米多高的铁轴固定在一个平台上,旁边用石块、铁块稳定重心,上面用人物造型,编成“许仙游湖”、“牛郎织女”、“唐僧取经”等 。演员扮成牛郎、织女等各种人物,立在高高的台上,从大街上穿行而过 。“故事”的重点、难点在扎制高台,所以这种“故事”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民间艺人用灵巧的双手、高超的技艺“扎”出来的 。
【湖南益阳民间艺术:马迹塘“故事”】 故事的扎法是首先将一预制的“故事”木座放置空坪中,木座是宽1.2米长1.4米高0.85米的木柜,内放50至60公斤的石块或铁块以稳重心;再将一根长3.5米,经过造型制作的铁轴插入木座中心加以固定,轴端扎一“抱腰”;然后“上装”,将轴套入衣服内,安上“出手” 。当出发时,便将化妆好的“故事”演员一一抱上木座就位,轴端演员需用绑腿、棉花齐腋窝加以捆扎,再安假脚,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或提或踢,必须自然 。上装时还要注意两点:一是检查是否稳当,二是要求保密,不让外人看上装 。一切停当后,方可出动 。四人抬座,四人保镖,一对保杖,左右保护,确保安全,以防意外 。对于故事扮演选角,十分讲究,每台故事通过两三名五至九岁的男女幼童造型,生动活泼,惟妙惟肖 。所选孩童必须健壮、身轻、俊俏、聪明、大胆活泼、具有耐力 。由于定点高空,凌空虚步,显露十分神秘和具鬼斧神工,令人心旷神怡,如遇其境,信以为真 。其艺术讲究必须与美学、力学、造型互相协调统一 。
马迹塘故事,取材广泛,内容丰富,一般都以戏剧为蓝本,造型扎戏,既有古装戏,又有现代戏,古装戏如花鼓戏《刘海砍樵》,湘剧《许仙游湖》,现代戏象京剧《沙家浜》,花鼓戏《补锅》等 。
全国范围内与故事同类的高台艺术有:南京高台、广东飘色、山东芯子、浙江抬阁、山西提蓝与背蓝等 。马迹塘故事在南县、安化、沅江、益阳、汉寿、常德,乃至省城长沙等曾异地亮相,奇巧技艺,深得人们喜闻乐见 。目前有限的信息表明,湖南尚无其他与故事同类的民间艺术形式 。
2006年6月,桃花江马迹塘“故事”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