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是汉族戏曲之乡,不仅上演的剧种剧目多,而且艺人也多;这里不仅有曲剧、宛梆、越调剧种,而且还有外来的秦腔、京剧、川剧、花鼓戏、清戏、安庆戏等,其中汉剧、豫剧等先后在南阳落户生根 。清中叶以后,活跃在广大民众中的戏剧种类不下20种 。下面介绍几种富有代表性的戏曲艺术形式,在戏曲唱腔中展现出南阳民俗文化的魅力!
罗卷戏
罗卷戏,俗称喇叭戏,是由“罗戏”和“卷戏”这两个中州大地的古老剧种融合而成的 。罗戏和卷戏能融为一体的原因之一,是其唱调多同是宫调式,间或有徵调式,音域在中音3到高音1之间 。其唱腔粗犷豪爽、奔放高昂,具有典型的北方戏曲音乐风格 。
罗卷戏是百戏之祖 。锣戏源于“傩”或“傩戏”,是由旧时迎神赛会、驱逐疫鬼或举行酬神还愿仪式演变而来的古老戏曲剧种;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载,“罗戏流行于河南,历史悠久”;据传,罗戏创始于1300多年前的唐太宗时期,是皇帝和文武百官为了取乐而模仿天宫的仙乐编出来的宫廷戏,因此,罗戏也叫“乐戏” 。
卷戏是源于驻马店汝南县的庙中老道士所演唱的经文,因为经文是一卷一卷的,所以叫“卷戏” 。剧传都是讲“二十四孝”的传统故事、庙里墙壁上画的“显功”故事、佛教和尚们念的经文,还有“傩”戏中斩鬼驱邪的情节,以此教化善男信女们弃恶扬善,如《铡美案》、《南阳关》、《李子精临凡》、《朱洪武吊孝》、《龙抓熊氏女》、《刘金定下南唐》、《花打朝》、《四圣归天》等 。
唐初天下并没有“戏”这种艺术形式 。有一天,李世民梦中在天界看了天戏,被迷住了,醒来后,他把梦中的情景讲给左丞相唐之远,唐之远据此编了戏本 。李世民传旨选天下聪明伶俐的子弟照戏文排练,在皇宫内演出后,看得内眷们眉开眼笑,于是李世民就叫这戏为"乐眷戏",后来传讹了,传成“罗卷”戏 。
宛梆
宛梆古称南阳调、老梆子、南阳梆子等,是流行于河南省南阳市以及周边区域的地方戏曲剧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南阳古称为"宛",而定名为"宛梆" 。宛梆有“宛东”和“宛西”之分,宛东一般不起后腔,宛西起后腔 。2006年5月20日,宛梆被中国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受中原文化和秦文化的影响,宛梆既具有陕西梆子的高亢,又有豫剧的平整规范,还有楚乐的委婉清丽,宛梆唱腔以烘托感情的假腔为高八度无字行腔,乃宛腔一绝,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
宛梆的兴盛时期是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三十年前后,各县民间的春祈秋报,婚丧嫁娶,多唱宛梆,其流行程度极为普及 。到处流传着"扛起锄头上南岗,嘴里哼着梆子腔"、"桃黍(高粱)地里喊乱弹"的民谣 。
宛梆的剧目可分为三种,一是传统剧目,二是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三是不同时期的创编剧目 。传统剧目有"四征"、"四铡"、"八大山"、"大、小十八本"等数百个,四征又分《雷振海征北》、《马三保征东》等男"四征"和《穆桂英征东》、《樊梨花征西》等女"四征",以及《秦英征西》、《姚刚征南》、《燕王扫北》等武生戏;四铡有《铡西宫》、《铡越王》等;八大山有《两郎山》、《豹头山》、《青铜山》等征战戏;"大、小十八本"包括哪些剧目各说不一 。
移植剧目,有《收姜维》、《逼上梁山》、《赵氏孤儿》等百余出 。创编剧目,不同剧团各有不同,不同时代,题材各异 。
宛梆的剧目特色,从剧目样式上,以正剧、悲剧为多,以反映宫廷、征战、公案故事的功架戏为主 。
蛤蟆嗡
蛤蟆嗡是流行于河南南阳淅川县丹江两岸的稀有曲种 。因其主要伴奏乐器琴头有蛙状雕饰物,拉起来嗡嗡作响,人们便把这种乐器称做“蛤蟆嗡”,同时也是这一曲种的称谓 。蛤蟆嗡又有别称“二棚子”、“故事戏”、“花鼓子”、“调子戏”等 。音乐唱腔属板式变化体,它是在民歌、小调、曲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还保存有浓重的原始特色 。蛤蟆嗡既在舞台演出,又在地摊演唱,它既演又表,载歌载舞,有时还踩着高跷演唱,因而又叫故事戏 。它往往同锣鼓曲同场演唱 。
蛤蟆嗡的唱腔与伴奏系复调进行,伴奏在上棚,唱腔在一棚,伴奏部分的旋律也很完整 。其唱腔曲体结构属板式变化体 。据艺人讲其唱腔有九腔十八调,现仅存平腔、汉腔、哭腔、大板、把把儿、阴腔、二流、三流、句半、汉川10种板式和曲牌,加上游场平板、浪板共12个调门 。
平腔属慢板唱法,汉腔、哭腔适于叙述,大板有帮腔作用,唱起来比较热烈,阴腔悲伤、凄凉,把把儿平稳、舒畅 。句半属快板,欢快、诙谐 。汉川曲调口语化,近于诉说 。二流、三流节奏快,适于表现紧张的情景 。
提线木偶戏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戏剧形式 。闽南人称它“嘉礼” 。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
从上空提线操纵或藉缚在控制器上的细线而操纵的木偶形体 。在简单的提线木偶中,腿、手、肩和耳以及脊骨底部各缚绳一根 。某些提线木偶几乎能模仿人和动物的所有动作 。该类型木偶直到19世纪中叶才得到充分发展,但用铁棒替代细绳来操纵的原始活动木偶仍残留在西西里岛等处 。根据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演出的提线木偶歌剧在18世纪极其风行 。对观赏者带来极大吸引 。
提线木偶戏的起源,古代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汉高祖刘邦,率军在平城,被匈奴王冒顿的大军四面围困 。冒顿之妻阏氏带领强兵扎在平城的一面,等待时机攻城 。一个多月后,平城的汉军粮草已经吃尽了,饿死官兵无数,又无援军解救,孤城危在旦夕,军心浮动,刘邦急得心如火焚 。刘邦的谋士——护军中尉陈平查访得知:冒顿原是个好色之徒,暗中寻花问柳,阏氏妒忌心重,经常醋海兴波 。陈平利用冒顿的弱点,摸透了阏氏的心理状态,令工匠制作了好多木偶美女,每尊木偶人装置几根丝线,再令士兵每天提线引木偶美女在城堞孔穴之处走动,手舞足蹈,木偶美女绰约多姿 。阏氏误以为城里美女如云,提心攻下平城之后,冒顿选美纳妾,便下令退军 。这样,便解了平城之围 。
刘邦登基以后,感念“木偶美女”于国有功,赐每尊“偶人”以贵妃、贵嫔、贵人等封号,并将这些木偶作为国宝珍藏在御库中,到汉文帝时,乐府仿造傀儡,在宫廷演出,还作为迎宾嘉会和敬神驱邪仪式 。
傀儡受过汉高祖的御封,便提高了傀儡戏艺人的身份地位 。过去,戏曲艺人被称为“戏子”、“脚色”,属于下九流,不登大雅之堂,不得科举考试;惟独傀儡艺人被尊为“先生”,而且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傀儡轻台搭为“八卦棚”,演师身穿长衫在围屏内操纵木偶,不可抛头露面,称“内帘四美”,戏班则称“四美班” 。凡是官府要演傀儡戏,要称“请戏” 。若遇“人戏”与傀儡轻同时在一个地方演出,须让傀儡轻起鼓先演,这叫“前棚嘉礼后棚戏” 。
嘉礼戏分生、旦、北、杂四个行当,由四名演师分别表演 。至清道光年间,为演出七天七夜的连台本戏《目连救母》,增加副旦一名,称“五名家” 。共有三十六尊木偶形象,可以演四十二部传统剧目 。一个不过六平方米的戏棚,傀儡一登场,可以驰骋千万里,呈现千百年来的历史画卷 。明万历年间,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晋江人李九为嘉礼戏撰书一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 。这副对联高度地概括了木偶艺术的特色,流传至今成为木偶戏棚前的对联 。
皮影戏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
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 。千百年来,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 。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 。它是用牛皮、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的 。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受到外在环境以及兽皮材料质地上的差异等种种因素影响,皮影戏偶造型风格各地不同 。
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 。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 。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 。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 。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 。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
【河南南阳戏曲文化】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羊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驴皮影 。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 。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 。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 。
- 河南洛阳博物馆镇馆之宝
- 河南平顶山花山村牛皋祠
- 河南信阳光山县感恩亭
- 河南美食小吃顺口溜
- 河南郏县“子昂碑”
- 河南“偃师银条”的来历传说
- 百里奚与“南阳黄牛”的故事
- 河南鹿邑妈糊的传说故事
- 河南郑州龙须糕的传说
- 河南陕县安国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