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乐淳于髡和七个淳于庄的传说

在昌乐乔官镇西南的潴河两岸,有孟、庞、赵、丁、尹、秦、杨七个淳于村,说起这七个两字重迭的村名的由来,还与一位历史名人有关 。他就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稷下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淳于髡(kun) 。
淳于髡,(约公元前386年——公元前310年),齐国赘婿,战国时期河内(黄河以北)人,据史书记载,此人身高不足七尺,相貌平常,但学无所主,博闻强记,能言善辩,机敏睿智 。因其德智超群,被齐王招为女婿 。
淳于髡长期活跃在齐国的政治和学术领域,上说下教,不治而论 。齐威王时任大夫,曾多次隐语讽谏威王亲理政事,振作图强,戒夜饮 。又与邹忌论政,支持改革 。几次奉命出使他国,未尝屈辱 。后至魏国,魏惠王拟任为卿相,辞不就 。
淳于髡讽谏齐王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尊贤养士,习成风气,齐威王在稷下设馆,招揽文学游说之士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 。对其优秀者淳于髨等七十六人,皆授为大夫 。
当时,齐威王素日嗜酒成癖,经常通宵夜饮,不理朝政 。将国政委于卿相大夫 。百官相互推诿,以致朝政荒乱,诸侯列国相继入侵,齐国危在旦夕,可众臣无人敢直言进谏 。
一日,淳于髡独自入宫,以隐讳讽喻齐威王曰:“京都中有大鸟,落于王庭,三年之久,不飞不鸣,请问此鸟何也?”
威王醒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威王即罢宴饮,上朝理事,集诸县令、长,查督政绩 。七十二人中,赏赐一人,处死一人 。又整顿军旅,率兵出击 。众国诸侯大为震惊,皆退还所占土地 。从此齐国日日强盛,后称雄七国达三十六年之久 。
淳于髡更加受到齐威王的器重,在齐国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
七个淳于
相传,淳于髡有七个女儿,个个都长得端庄秀丽,且能诗善歌,文才超众,他决意为女儿们选择有才干有胆识,敢讲真话以社稷为重、能讲出几条治国道理和具体措施来的女婿 。那些想成为淳于髡门婿的人不下数百,挑来挑去,最后选中了姓孟、赵、丁、尹、庞、秦、杨的七个心目中的人做了女婿 。后来他的七个女婿也都成了有名的稷下先生 。(齐宣王搜集天下文学士,给予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自由地讲学议论,这些人都住在都城稷门外,故号称稷下先生 。)
转眼过了二十余年,齐威王看到齐国人口增多,安居乐业,无论农业、手工业、商业、制铁、交通都已发达兴旺,百姓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家敦而富,志高而扬,真是田无荒芜,野无饿殍,国富民强,歌舞升平 。齐威王心满意足了,再也不愿听淳于髡的进谏了 。
踌躇满志之余,淳于髡那些治国之道,切实可行的建议都成了耳旁风 。淳于髡受到了冷落,深感心寒意冷,他仰天长叹,老泪纵横,左思右想,还是离开齐都好 。于是,淳于髡领着七个女婿离开了齐都,来到杞地,在西黄山以北潴河两岸分别安了家 。
后来,淳于髡死后,七个女婿为了缅怀这位知识渊博的老人,为其树碑立传,又以自姓为主,加上淳于这个复姓,起了这七个村名,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