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诗坛上,有个很普遍的现象——诗词名句多于名篇,更多于名诗人 。
【北宋“红杏尚书”宋祁】 比如大多数人不知道许浑是谁,更不知道《咸阳城西楼晚眺》这首诗说了什么,但是却知道其中的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如说起陆凯人们会觉得陌生,但是说到“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便会恍然大悟;再比如,人们未必记得宋祁,但却能立刻领会到“红杏枝头春意闹”这句诗的妙处 。
宋祁确实因为这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而被时代、被历史牢牢记住,他也因此得称“红杏尚书” 。其中,“红杏”标记了宋祁作为文人的风流意气,“尚书”则是记录了宋祁为官的最高成就 。
宋祁(998年~1061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子京,祖籍开封府雍丘(今河南商丘民权双塔集),出生于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 。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 。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 。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宋祁年少时,家道中落,苦读诗书求功名,也是贫困生 。王得臣《尘史》说:宋氏兄弟“就学安陆,居贫 。冬至,召同人饮 。谓客曰:‘至节无以为具,独有先人剑鞘上裹银得一两粗以办节 。’(祁)乃笑曰:‘冬至吃剑鞘,年节当吃剑耳’” 。把祖传的宝剑剑鞘上用作装饰的银子拿去换酒过节,这种处贫困粗以办节也要花一两银子的潇洒,非一般人可为也 。
宋祁稍长离父还乡,与兄宋庠于天圣二年(1024年)参加科考 。宋祁本是殿试时的状元,宋庠为探花,但章献太后刘娥不同意,谓弟不可以先兄,将宋庠定为状元,而置宋祁为第十名 。世人称誉兄弟俩为“双状元”,分别称为“大宋”、“小宋” 。
宋祁初任复州军事推官 。经皇帝召试,授直史馆 。历官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知制诰 。曾上疏认为国用不足在于“三冗三费”,三冗即冗官、冗兵、冗僧,三费是道场斋醮、多建寺观、靡费公用,主张裁减官员,节省经费 。并与欧阳修同修《唐书》,《新唐书》大部份为宋祁所作,前后长达十余年 。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 。嘉佑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 。
宋祁曾自为墓志铭及《治戒》,自称“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 。《郡斋读书志》说他的诗文多奇字 。《四库全书总目》则认为:晁公武 “殆以祁撰《唐书》,雕琢□削,务为艰涩,故有是言” 。
今存宋祁的诗文集已非完本,即以现存者而论,文章兼有骈体和散体,其中确有好奇之癖和诘屈聱牙之句 。但也有博奥典雅的一面 。有的散文如《题司空图诗卷末》写道:“噫!表圣,贤者也 。以其贤故,一言一物为后人爱秘若此 。宁当时之人举不及后人之知表圣耶?是不然 。同时者□,异时者慕,尚何怪哉!”写得笔墨淋漓,有思想深度和感情色彩 。诗歌也有特色,如《侨居》写道:“世路风波恶,天涯日月遒 。”《送范希文》写道:“危言犹在口,飞语已磨牙 。”寓慨极深,耐人吟味 。宋祁也长于词,其词多写个人生活琐事,语言工丽,王国维称道其《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 。清人辑有《宋景文集》 。
宋祁著有《益都方物略》《笔记》《宋景文集》《大乐图》等,早佚 。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有《宋景文集》62卷 。近人赵万里辑有《宋景文公长短句》1卷 。唐圭璋据以收入《全宋词》时又稍有增补 。
- 佛教四大“吉花”
- 墓碑上的“故、显、考、妣”啥意思
- 最具“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文化
- 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 俗语“雷打惊蛰前,生意莫作忙做田”啥意思
- 蛇为什么称“小龙”
- 企业动态|步步高回应“网传即将倒闭”:一切正常
-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来历
- 古代马桶叫“虎子”
- 陕西民俗小吃九碗十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