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酒礼与酒俗

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礼就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总准则、总规范 。古代的礼渗透到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酒行为自然也纳入了礼的轨道,这就产生了酒行为的礼节—酒礼,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这里所说的“礼”,即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仪节等 。中国古代文化史专家柳诒征先生认为:“古代初无尊卑,由种谷作酒之后,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 。”我国自古有“酒以成礼”之说 。
【中国古代的酒礼与酒俗】 史前时代,酒产量极少,又难以掌握技术,先民平时不得饮酒 。只有当崇拜祭祀的重大观庆典礼之时,才可依一定规矩分饮 。饮必先献于鬼神 。饮酒,同神鬼相接,同重大热列、庄严神秘的祭祀庆典相连,成为“礼”的一部分,是“礼”的演示的重要程序,是“礼”得以成立的重要依据和“礼”完成的重要手段 。
到了西周,酒礼成为最严格的礼节 。周公颁布的《酒诰》,明确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享用,而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严申禁止“群饮”、“崇饮”,违者处以死刑 。周公曾严厉告诫臣属“饮惟祀,德将无醉” 。只有祭祀时才可以喝酒,而且绝不允许喝醉 。酒,在先民看来,与祭祀活动本身一样,都具有极其神秘庄严的性格 。
酿酒只是为了用于祭祀,表示下民对上天的感激与崇敬 。若违背了这一宗旨,下民乍行饮用起来,即成莫大罪过 。个人如此则丧乱行德,邦国如此则败乱绝祀 。这就是“酒为祭不主饮”的道理 。而后,由于政治的分散,权力的下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关于酒的观念和风气也发生很大改变,约束和恐惧都极大地松弛淡化了 。即使最初严格规定“饮惟祀”,那“祀”所礼拜的便是天、地、鬼、(祖先)、神 。而这种酒祀,在三代以后虽然仍保留在礼拜鬼神的祭典中,可非祀的饮酒却大量存在了 。
秦汉以后,随着礼乐文化的确立与巩固,酒文化中“礼”的色彩也愈来愈浓,《酒戒》、《酒警》、《酒觞》、《酒诰》、《酒箴》、《酒德》、《酒政》之类的文章比比皆是,完全把酒纳入了秩序礼仪的范畴 。为了保证酒礼的执行,历代都设有酒官 。周有酒正、汉有酒士、晋有酒丞、齐有酒吏、梁有酒库丞、隋有良酝署,唐宋因之 。
中国古代是个“礼治社会”,“以礼治天下” 。其中强调的是礼仪、等级,尊卑、长幼之序,天地至尊,祖先至长 。君乃国之主,父为家之主 。礼序之道体现在饮酒之道中,君先饮,臣后饮,君臣可共饮而不可对饮,父子亦然 。溯其因,饮酒之始时,生产力低下只能如此 。在铁制工具的冲击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 。酒之为序、为仪也产生了许多变化,总的趋势是发展为“俗” 。酒由礼序、礼仪发展成礼俗,说明酒已能为世人所共享 。序、仪成俗的过程中,无疑是对序、仪的扬弃过程,能成俗者与时俱进,与世俱新 。经过数千年的筛选,酒礼已融入年节、时令之中,并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农耕民族的节日均和时令有一定联系,不论节日还是时令,大多离不开酒 。丰收后有余粮才能酿酒,有酒喝也就意味着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悠久、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俗称过年 。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 。在春节众多的习俗中,饮酒是非常重要的 。腊月二十三有“过小年”之说,要举行祭灶活动 。三十晚上要祭祖 。这两项祭祀活动中都要在供案上置酒,然后行礼致祭 。祭祖后吃“年夜饭” 。席间要向长者敬酒,相互间也要举杯祝酒 。春节饮酒,最初也是出自辟恶驱邪、祛病强身这个功利动因 。根据中医典籍和风俗志书记载,春节饮用屠苏酒,“不病瘟疫”,饮椒花酒(椒柏酒),“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 。庚信的“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是春节酒俗内涵的精辟之言 。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 。初唐之时已经有了元宵夜相聚宴饮的习俗 。火树银花,宝马香车,再加上美酒佳肴,歌舞丝竹 。在这张灯结彩的节日里,不仅市面上的各家酒肆里酒客云集,买卖兴旺,黎民百姓家也多设宴以庆佳节 。
清明节与酒的关系也很密切 。古人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 。清明扫墓时要举行祭祀,在坟前酹酒致奠 。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 。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 。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 。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 。月与酒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多少诗人既嗜酒如命,又以月为魂 。
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登高之时要饮菊花酒 。
酒与民俗不可分 。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宴寿席、庆功祭奠、奉迎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中心物质 。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若无酒,缅怀先祖、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就无以寄托;婚嫁之无酒,白头偕老、忠贞不二的爱情无以明誓;丧葬之无酒,后人忠孝之心无以表述;生宴之无酒,人生礼趣无以显示;饯行洗尘苦无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悲壮情怀无以倾述 。总之,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所依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