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秦朝称之为“满洲”,三国时称之为“夷洲”,隋朝改称“流求”,宋朝称之为“毗舍那”,亦称“毗舍耶”,元朝称之为“琉球”, 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明初叫“东番”,后又称为“鸡简山”、“北港”、“笨港”、“台窝港”等,至明代万历年间才出现“台湾”这一称谓 。
台湾面积相当于大陆哪个省,台湾人口数量是多少?现在官方给出的数据是:台湾省总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包括台湾岛及兰屿、绿岛、钓鱼岛等21个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64个岛屿 。目前我国34个省级单位中,海南省3.4万平方千米最为接近 。
关于“台湾”名称的由来,学术界有五种意见:
一是因该岛浮海如平台,地形似弯弓,故名台湾;
二是根据闽南话“台员”转音得名;
三是根据台南附近土人“大员”二字转音得名;
四是由高山族中的一个土著民族台窝湾族演变而来;
五是起源于荷兰人1624年占领台湾之后,修筑楼台于海水入湾处所致 。
1661~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曾将台湾改名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时更名为“东宁”,清朝复名为“台湾” 。1683年清军入台湾,1684年清政府在那里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
台湾人一向称自己是“河洛人” 。河洛是一个地域概念,指的是黄河中游和洛水流域的广大地区,也就是狭义的中原地区,就是现在的河南省 。可见台湾人在更早的时期是居住在河南的河洛一带,后来往南迁移,辗转而到福建落脚,台湾人虽然在福建居住几百年之久,可是仍然自认为是河洛人,乃证明台湾人的祖先不忘本,希望世世代代的子孙都记住自己是地地道道发源于古代中原的汉人 。
历史上台湾地区农业发达,进入清代,上岛垦荒的大陆农民越来越多,水稻的生产规模也越来越大,至19世纪后期生产的稻米不但可以自给,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运往日本 。
特别是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为汉人迁入台湾的高潮,农业经济已相当可观,入台的汉人多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稳定的居所,丁口繁衍,有的数代同堂,原有的耕地不敷维生,原有的屋舍也嫌拥挤,于是分房迁居,各谋出路 。
【台湾名字的由来】 据赖耀煌的《平和赖氏家谱》云:“此期间子孙日渐繁盛,据传男女近百人云 。至今乞、来两公之子长大,在大弯之祖屋不敷居住,遂分居各地发展,距今约在八十年左右 。现各房居利泽、冬山、茅子寮、五结,多系在宜兰县境内 。”李秋茂的《李氏族谱》亦云:“而春源公即于1825年间移居冬山顶另谋发展,分枝发叶 。吾祖定居冬山乡南兴村 。”
由此可知,自有清一代以来,大陆汉族人民不断进入台湾,台湾人与大陆人其实是一脉相承,同为华夏子孙 。
- 泾渭分明的含义及典故
- 意见箱、举报箱的由来
- 福建仙游卤鸡爪
- 福建莆田的汤文化
- 厕所沼气对人体的危害
- 蓝黑色头发怎么染 蓝黑色头发配方
- 羊毛卷怎么卷 羊毛卷发型图片
- 福建莆田婴儿的兔儿帽虎头鞋
- 福建莆仙婚俗 请女婿的来历
- 福建莆仙风俗文化中的古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