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西湖民俗

惠州西湖地处市区中心区域,千百年来,惠州古城绕湖而建,老百姓临湖而居,不断繁衍生息,逐渐流传下来一些独具惠州特色的民俗文化,大多以会节为主,如“朝云会节”“金花会节”“青草姑婆会节”等传统民俗,又如西湖花灯博览会等新民俗,极具浓郁的惠州文化特色 。
朝云会节
苏东坡寓惠文化的延伸
位于惠州西湖孤山东麓的王朝云墓静静地“守望”着西湖一波碧水 。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五,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侍妾王朝云诞日 。古时的风俗如今已难寻踪迹 。
据介绍,古时每到农历十二月初五,惠州城内未婚女子习惯以做“朝云会节”的形式拜祭朝云 。一般是亲戚朋友分别准备素包点等素祭用品,汇集于惠州西湖王朝云墓前,祭祀祈福、补种梅花 。清代惠州名士江逢辰的诗句 “士女倾城补种花”,描写的就是“朝云会节”的情景 。
在江逢辰另一首诗《惠州西湖棹歌》中也曾说道:“六如亭路多垂杨,红菱翠藕开野塘 。郎坐船头妾船尾,朝云墓上去烧香 。”可见,去朝云墓烧香祭祀是当时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 。直至民国初期,烧香祭拜活动仍相当盛行,后来便逐渐消失了 。
惠州学者吴少忠、林慧文所著的《惠州民俗》一书认为,对王朝云的祭奠,源于有关王朝云的一些传说 。同时,惠州老百姓对大文豪苏东坡的崇拜,加深了大家对忠贞不二的“圣女”王朝云的崇拜,进而逐渐将王朝云神化,由此不断产生了民间对王朝云的崇拜祭祀,这是苏东坡寓惠文化的延伸 。
青草姑婆
西湖民间信仰及会节文化代表之一
惠城区下角坐落着一座青草姑婆庙,不时有信众进庙燃香祭拜 。每年农历九月初六是青草姑婆诞日,很多人赶来祭拜,祈求身体健康 。
青草姑婆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青草姑婆庙、青草姑婆神的来由时间已无法考证,民国时期,惠州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友仁所著的《惠州西湖志》中曾提到:“昔人祀花神,此独祀草 。”从记录推断,清代以前已有青草姑婆神 。
据《惠州民俗》介绍,惠州人祀青草姑婆神有着很广的信众 。青草姑婆庙就是惠州市区中心区域香火最旺的庙宇之一 。除了农历九月初六的“青草姑婆诞”,正月间的“青草姑婆庙祈神会节”更为热闹 。每年正月初一或初四,是惠城区下角举行会节的日子 。
新中国成立后,会节时间大多推至正月初四 。每当正月会节时,东江流域两岸城镇农村的信众纷纷聚集,场面相当热闹 。尤其是连续几天的戏台唱戏,甚至直到元宵节才停止,吸引了不少游客,增加了会节的气氛 。
其实,惠州人崇拜青草姑婆的文化背景,与中国道教南宗在民间的俗化有着直接关系 。道教俗化流行于民间后,表现出来的民俗信仰就是民间对中草药的使用等,即便到了当代,惠州民间都还比较偏好于对“青草药头”的使用 。《惠州西湖自然遗产与人文简论》一文认为,青草姑婆崇拜是西湖民间信仰及会节文化的代表之一 。
金花会节
与民间 “祈子”风俗有关
如果说青草姑婆是治病之神,那另一位在惠州人心中重要的神灵,便是保佑顺产之神——— 金花夫人 。
金花夫人,又称金花娘娘 。原属广州地方俗神,曾有保佑妇女顺产的传说 。惠州金花庙庙碑上也记载着自明代以来金花夫人的神灵传说 。据介绍,金花夫人的产生,与广府及周边地区民间最为看重的“祈子”风俗有关,旧时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妇女生育安全得不到保障 。老百姓尤其是妇女对生育的保护神求之若渴,金花夫人的出现恰恰满足了大众的心理需求 。
在每年农历四月十七日金花夫人诞日,广州民众在金花庙前开坛打醮、演戏酬神,非常热闹 。惠州作为广府文化辐射地域,祭祀金花夫人的程度并不亚于广州 。据了解,在惠州古城曾有东、西两座具有一定规模的金花夫人庙 。除此之外,二圣宫、三圣宫、六圣宫之类的庙宇中,也常会见到金花夫人宝座 。
《惠州西湖志》也记载了民国时期惠州的“金花会节”:“十七日,金花夫人诞 。旧例,岁选城中富家弟子新婚者为首事,画舫笙歌如广州” 。此外,《惠州西湖志》还详细记录了惠州金花夫人庙、碑刻和惠州老百姓崇拜金花夫人的情况,足可见金花夫人在惠州民俗信仰中的重要地位 。
西湖灯会
成惠州春节元宵佳节新民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赏花灯、猜灯谜,是世代相沿的习俗 。惠州也逐渐形成特有的元宵民俗,据史料记载,宋绍圣二年(1095年),苏东坡谪居惠州的第一个元宵节,当时的太守詹范到白鹤峰嘉寺探望他时,置酒观灯,萧鼓助兴 。事后苏东坡作诗《上元夜》描述当时情形 。到了清代晚期,惠州人过元宵节还有“放花管”“彻夜欢庆”等习俗,热闹非凡 。
【广东惠州西湖民俗】 远看是灯山光海和蓬莱仙境,近看是火树银花不夜天 。
近年来,我市已连续10年在惠州西湖举办花灯博览会 。一般在春节前半个月便启幕,直至元宵节过后才落幕,时间大约持续1个月 。璀璨的灯光将惠州西湖装点成“火树银花不夜天”一般,日均赏灯人数保持在3万人次左右,不少市民赞叹:“春节不去看一次西湖花灯,都不算过年!”由此可见,春节期间到西湖赏花灯已成为许多惠州人合家共游的首选去处,也逐渐转化成惠州春节元宵佳节的新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