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是久经耕耘的文明古地,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绿洲,既有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千年古刹隆兴寺、革命圣地西柏坡等文物古迹,又有以藁城耿村故事为代表的民间口头文学、以石家庄丝弦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井陉拉花为代表的民间舞蹈、以无极剪纸为代表的民间美术、以常山战鼓为代表的民间音乐、以赵县范庄龙牌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上千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智慧的结晶,是千百年文明史的生动写照和历史见证,是世代相传的宝贵文化财富 。
辛集农民画题材丰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构思奇巧,抒发了作者生活的心声;画法细腻纯朴,不拘一格;色彩凝重艳丽,具有无穷魅力 。它吸取了剪纸、吊挂 。民间印染、地方戏曲等姊妹艺术的营养并融入画中,形成了“稚拙纯朴、雅俗共存”的独特风格 。
无极剪纸始于古代,盛行于明末清初,本地很早就有每逢佳节或喜庆之日在窗纸贴窗花的习俗,风格受山西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影响,后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剪纸艺术 。形式多样,题材丰富,古朴大方,纯真完美,作品大多图文并茂,妙趣横生,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同时又被赋予时代特色 。
战鼓是正定民间表演艺术的优秀代表,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早在战国时期已具雏形 。因正定在历史上为常山郡(三国名将赵子龙故里),故而得“常山战鼓”之名 。
灵寿白马岗村的跑竹马创立于清朝末年,是流传于当地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距均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
武凡同高跷马产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尹老美(生于1856)首创 。尹老美到平山县石桥村赶庙会,当时参加庙祭的舞队很多,有竹马、跑驴等,多在平地舞蹈,观众因人太挤看不见,尹老美是高跷队员,便联想到高跷的居高临下,人人可见 。回村后征得会首同意,做了马身,装扮起来,在街上走了一圈,受到村民的称赞,于是他便在技巧中加进了简单的情节,从那时起,高跷马便成了武凡同村特有的舞蹈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跷马应邀到行唐县参加庙祭,受到好评,此后便不断被邀参加各地的庙祭活动 。
元氏东正抬花杠起源于隋末唐初,以舞者肩抬三皇姑圣像《过驾》而得名,是旧时苍岩山庙祭祀舞队中的领队舞种,以后逐渐演变成为自娱性的广场舞蹈 。
赵县南寺庄背灯挎鼓相传起源于清圣祖康熙三年,至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因表演者腰挎小鼓、背后背灯表演而得名 。
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街头广场花会 。有多种流派沿传,以其基本动作、所用道具、表演形式的明显不同,大致分成东南正拉花、庄旺拉花、南固底拉花三大流派 。有关“拉花”的称谓,有很多传说 。一说拉花是在拉运牡丹花过程中形成的舞蹈,故称“拉花”;又说“拉花”是在逃荒中形成的舞蹈,“拉花”即“拉荒”的谐音;还说因舞蹈中的女主角叫“拉花”而取名拉花 。
藁城市北周卦乱弹是民间戏曲稀有剧种之一 。据《石家庄地区戏曲资料汇编》载,乱弹在清乾隆、嘉庆年间传入,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了 。自清道光五年(1825)至清光绪十三年(1887),除藁城市北周卦乱弹同乐会及南大章等八个村有乱弹戏班外,晋县、元氏、高邑、赞皇等县都有戏班 。
乐乐腔是传承于元氏县龙正村李氏家族并流行于当地的一种民间戏曲,它在表演形式上与京、评、梆子等剧种相仿,但唱腔独特、乐律优美,没有发现与现有的任何剧种有很深的渊源 。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性剧种,由康熙中叶流入北京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清朝道光年间正式形成河北梆子 。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河北梆子曾流行于北至今蒙古的乌兰巴托,南至广州,东达今俄罗斯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西至新疆的大半个中国 。如今主要流行于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东北的部分地区 。
河北省灵寿县南托雷氏武术和明太祖朱元璋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传朱元璋在多年的战斗中,总结创编出大宏拳、小宏拳、连环刀、鸾刀等武术套路 。皇后马秀英也编创出双凤刀法 。这些武术套路作为传家之宝,传给子孙 。明未清初,荣靖王四世孙朱充鲸、朱充鲲从山西蒲州逃出 。为躲避追杀,改随母姓雷氏,落户灵寿县南托村,更名启鲸、启鲲 。启鲸继承了祖传武术,传于后人 。
高照,又叫中幡 。起源于民国以前,已有百余年历史 。据说,皇帝出行有盛大的仪仗队,其中,幡旗必不可少 。打举幡旗的人在闲暇之时,就要弄幡旗,最终练得一身绝活 。后来出宫,到正定,把此技艺传给喜爱的村民,相传沿习 。
藁城宫灯起源于东汉,是由古人用的纱罩灯衍变而来 。古谚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足以证明其历史悠久 。藁城宫灯大规模生产相传是清初屯头村一个张姓开绸缎庄的人,因一批红色绸布没有卖出去,便把它做成红灯笼从而把绸布卖掉了 。从那时起他就专门做红灯笼,形成规模生产,并由此在张家世代传承 。清乾隆年间,皇帝下江南路过藁城,看见老百姓门前挂的红灯笼,特别喜气,随即让手下带回宫中悬挂,故得名“宫灯” 。
井陉县北秀林村的传统焰花有拉鞭、一窝猴、锅火、灯炮等,其独特部分是“马火” 。“马火”影响甚广 。北秀林马火会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
八百多年前,井陉县小作镇桃林坪村南楸树梁进行了一场激战,多员名将浴血奋战,击败敌寇 。后来,当地百姓为纪念当时的战斗场面,按老人的传说,精心组织,刻苦排练,组建了花脸社火,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
【河北石家庄民间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井陉县南张井作火技艺,相传为先祖于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哑三载偷师而得 。世代相传的“偷老杆”习俗,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烟火宗师 。清朝后期至解放前,南张井村烟火一直是县城元宵花会的压轴戏,被视为“官火” 。井陉县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张家井叫闺女----看火”,足证其名气之大 。
- 河北邢台十五座历史名桥
- 河北邯郸何家大院
- 河北邯郸十大名菜
- 河北井陉大王帮古村落
- 河北正定 最具底蕴的古城
- 广东陆河北溪鹿洞民俗文化
- 河北琢鹿黄帝城
- 黑龙江漠河北极村
- 河北唐县倒马关与六郎碑
- 河北沧州金丝小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