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杀元气森林

捧杀元气森林
文章图片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锦缎(ID:jinduan006) , 作者:古月 , 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消费品牌的崛起背后 , 往往隐含着部分人群生活理念的转变 , 并且形成一种潮流或文化影响更大范围的人群 。 这一过程中 , 品牌会以标签化的方式 , 与这种文化挂钩 , 因势利导构建消费市场对品牌的认知 , 从而实现一种“文化套利”或“认知套利” 。
消费新势力的代表公司——元气森林 , 就是站在了年轻都市人群对低负担饮食观念的推崇潮流中 , 将自身品牌在“零糖”文化中进行标签化 , 让自己代表这个群体的饮食新风尚 , 成为更懂现代人减压生活的代言品牌 , 最终通过更大范围的相似群体 , 在不同地域、不同饮品细分市场之间完成上述的“文化套利” 。
这看似不难 , 但成功通过“文化套利”而崛起的消费品牌并不多 , 因为文化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以及品牌商持续有效地强化标签的能力等 , 都存在各种变数 。
元气森林踩准了新文化的起点 , 并且在短时间内推出“零糖”气泡水而大获市场成功 , 规模持续翻番 , 被认为是最具备“零糖”文化套利的品牌商 , 2021年底其获得了160亿美元(千亿人民币)的估值 。
元气森林与“零糖”文化的结合有着不错的开始和成绩 , 但随后品牌未能够进一步强化其“零糖”文化的承载能力 , 并且也未能推出第二款能够有效承载“零糖”需要的饮料新品 。
最终 , 这或许会让元气森林置身于“小时了了 , 大未必佳”的尴尬局面内 , 目前市场对它的赞誉和高估值也都将转化为对其的捧杀 。
01消费品的核心壁垒:以可口可乐与农夫山为例我们先来看一下顶级的消费公司 , 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给市场植入了什么?
案例1:可口可乐 , 无疑是这个星球上最成功的饮料品牌 , 也是碳酸饮品的代言品 。 但可口可乐的配方难道真的是最极致、最具品质的碳酸饮料的代表吗?可能不是 。
不过 , 这并不重要 , 因为它的口感的确很赞也很受欢迎 , 在过去的130多年里 , 人们对它的喜爱就像接力棒一样“一代传给下一代、一国传递另一国” , 给全世界的人们带去了一种共同的、可贵的情绪和情感——快乐 。 所以在疫情封控期里 , 可乐成为人们之间的共识 , 成为了难得的硬通货 。
除了快乐的感官体验之外 , 可口可乐更是成为了美国文化的主要输出载体 , 是美国工业繁荣的代表 , 凝聚了美式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生态等诸多元素 , 从“二战”开始的随后二三十年里 , 可口可乐和美式文化一同快速实现全球化 , 也拉开了跨国公司时代的序幕 。
案例2:农夫山泉 , 这家一上市便创造中国首富的饮料公司 , 它的瓶装水真的就要比其他品牌的更甜吗?当然不是 。
不过 , 这也不重要 , 因为它在一众饮用水市场中不断植入了一些概念 , 引导了消费市场的水观念 , 实现了公司的晋级 。 这些概念包括“天然水要比纯净水好”、“农夫山泉是天然水的搬运工”、“弱碱性水更健康”、“水源直接关乎天然和健康”等等 , 人们开始将健康水、天然水与农夫山泉紧密联系起来 , 使其完成了专业性的品牌建设 。
以至于 , 农夫山泉能够不断地进行水产品的高端化发展路径 , 让市场从最初的纯净水发展至天然水 , 再到弱碱性水和矿泉水 , 再到如今更加细分和专业性的婴儿水、泡茶水等产品 , 这令其品牌与水文化紧密相连 。 而随着过去30年中国人均收入的快速提高 , 农夫山泉也充分享受到了水生意消费升级带来的红利 。